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每個人如廁後沖水的習慣不同,有些人會將馬桶蓋蓋上。(圖/翻攝自Pixabay)](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2/06/13/3690335-PH.jpg)
▲每個人如廁後沖水的習慣不同,有些人會將馬桶蓋蓋上。(圖/翻攝自Pixabay)
上完廁所後都得沖馬桶,過去有說法指出,馬桶沖水時不蓋馬桶蓋恐讓病毒和細菌擴散,不過,最新研究指出,不論蓋不蓋,馬桶坐墊及周遭環境的病菌量都差不多。對此,有專家則提出降低感染風險的方法。
過去曾有醫師指出,很多研究都顯示,廁所環境有很多細菌熱點都是「沖馬桶飛濺到空氣」所導致,且範圍相當大「超過一般廁所的大小」,其中原理是液滴所產生的氣溶膠會高速往上噴濺,氣溶膠形成後會懸浮在空中,之後隨氣流水平活動飄散到物體表面,而氣溶膠落在潮溼物體表面(牙刷、漱口杯等)「病原體就會存活比較久」。
不過,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在《美國感染控制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刊登的研究指出,團隊使用MS2噬菌體模擬人體腸道病毒,實測蓋與不蓋馬桶的造成的病毒汙染情況,發現只要進行沖水動作,周圍的地板及牆壁都會受到汙染,且測量到噬菌體量幾乎一樣多。
對此,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憲文指出,研究顯示就算蓋馬桶蓋沖水依舊有病菌傳播的可能,因此提出3點建議降低感染風險,分別是定期清潔、保持通風並注意手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