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難兄難弟聯手出擊」立院大砍預算 李遠、林佳龍協力推動文化外交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今年文化部將辦理大阪世博文化展演、歐洲各藝術節參與等,期待與外交部能有更緊密的合作。(圖/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今年文化部將辦理大阪世博文化展演、歐洲各藝術節參與等,期待與外交部能有更緊密的合作。(圖/文化部)

「難兄難弟聯手出擊」文化部長李遠與外交部長林佳龍今(11)天首次進行雙部長層級會議,就日本大阪「 2025 世界博覽會」、推動「歐洲台灣文化年」等文化活動共同研商合作方向。李遠也在臉書發文談及立法院大幅刪減預算,發現文化部與外交部被刪減的情況極為相似,不僅預算被大幅凍、刪,而且是所有部會中唯二被「全數」刪除媒體宣傳預算的受災戶,企圖使臺灣在國際完全噤聲,「所以我們要藉由合作來突破『內憂外患』」。

李遠用七大面向,寫著這次雙部長層級會議,文化部的處境,以及未來的方向,首先是「越冷,越熱」他說外面越冷,我們內心要越熱,並且更要緊密的團結在一起。這是剛剛才結束六天的台北國際書展帶給我們的信心。在大家通力宣傳及分享下,我們完成了一次史上最強的國際書展,許多出版社營業額翻倍成長,參展人數及文化幣的使用雙雙創下新高。

接著李遠提到「難兄難弟」,他說規劃已久的文化部和外交部首次的「雙部長會議」今天上午在文化部舉行。年前在行政院會討論立法院大幅刪減預算時,我就發現文化部與外交部被刪減的情況極為相似,不僅預算被大幅凍、刪,而且是所有部會中唯二被「全數」刪除媒體宣傳預算的受災戶,企圖使臺灣在國際完全噤聲。所以我們要藉由合作來突破「內憂外患」。

李遠也說到過往的經歷「外交部的工讀生」,他說民國60年前後臺灣退出聯合國,引起斷交潮和移民潮。當時還在師大讀書的他,正好在外交部擔任工讀生,工作是在收發室整理國內外信件,再分發給不同司,其中不少是和斷交相關的信函。當時一批批的外交人員返國,國家陷入風雨飄搖,到了60年代中期,邦交國不到30。於是中影的愛國電影一部接一部,英烈千秋、八百壯士、梅花、覓橋英烈。不過,也在那個時候,台灣社會也起了極大的變化「半個世紀之後,能夠和從政經驗豐富的外交部長林佳龍進行會面,內心百感交集。啊,做台灣人真是辛苦啊。」

而去年「文化奧運」的成功,背後是受到時任駐法國代表處大使、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的運籌帷幄,和文化部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長期的耕耘和努力,才開啟了一連串以「台灣」為主題的文化外交活動。

接著李遠提到,未來外交部與文化部的合作,李遠表示,林佳龍接任外交部長後立即向他表示「文化及外交可以互補」。在這次會議中,林佳龍強調在總統賴清德所主張的「價值外交」與「經濟日不落國」等願景下,文化是「價值外交」中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從他會任命文化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擔任駐奧地利代表,期待劉玄詠以「音樂大使」角色,積極拓展國民外交工作。近日劉玄詠更投書奧地利主流媒體,闡述台灣的文化和價值,全文獲得照登,令人感動。

再來是歐洲台灣文化年: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歐洲各地的展演活動。今年文化部在歐洲參與的外亞維儂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等活動,可以串聯起駐歐洲館處的「光點計畫」等,一系列的活動及宣傳,深化歐洲國家與臺灣的交流。這是大家長期努力的成果,今年外交部正規劃和文化部密切合作,趁著故宮赴㨗克、法國舉行「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配合文化部的展演,強化論述,全力推動「歐洲台灣文化年」。

文化部長李遠(右)及外交部長林佳龍(左)聚焦討論「歐洲臺灣文化年」及「大阪文化世博」等文化外交面向。(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右)及外交部長林佳龍(左)聚焦討論「歐洲臺灣文化年」及「大阪文化世博」等文化外交面向。(圖/文化部提供)

在「大阪文化世博」方面,文化部已經規劃了集中於大阪世界博覽會期間的7至8月的主場館周遭,以兒少未來、電影、文學、繪本、文化科技等主題,全面展現臺灣文化藝術各領域的成績。文化部也將邀請近年深受日本大眾熱烈參與的文化總會主辦「TAIWAN PLUS」活動,首次從東京移師大阪辦理。

外交部也規劃在大阪世博期間,發起「尋找臺灣」的全球網路社群活動,期待掀起世界各地的人在此尋找被政治打壓而隱沒,卻不能被忽視的台灣。

最後李遠表示,「尋找台灣」的概念讓他想起了1990年我撰寫的四集電影紀錄片「尋找台灣生命力」。想要別人找到自己,自己得先找到自己。如果連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又如何要別人找到自己呢?這也正是文化部正在推動的工作,「你找到自己了嗎?我們一起努力找到自己,也讓全世界找到台灣。」

#文化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