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千詩/特稿
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今(12)日舉行記者會,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批評蔡英文總統的司法改革;而總統府也不甘示弱,回批蘇永欽在美河市釋憲案通過之後,還對外發表意見,違背法官倫理。雙方狠話說盡,但民眾卻聽得一頭霧水。
蘇永欽的主要論點是,在總統府下設置司法改革委員會、主辦司法國是會議,將破壞司法獨立的精神。蘇永欽的話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看在一名在司法機關服務多年的資深法律人眼裡,司改最大盲點其實正是這些專業法律人的「驕傲」態度。
蘇永欽落落長的講了一個鐘頭,但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蘇想表達什麼?如果是要說給法律人看,可登在專業期刊;如果想跟一般民眾講,反而應該用最簡單、明瞭的話告訴大家「你的辭職跟大家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影響又在哪裡?」
法律是人訂的,只要是人訂的就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會變動,法律也會變動,法律人不能不管外在環境的變化,硬要社會去適應法律。司改喊了十幾、二十年,一直都原地踏步,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主導者都是一群把法律當專業的菁英,認為法律是別人不能輕易觸碰的。這種「驕傲」態度,會讓人感覺「只有我是專家,我說不應該,大家都要覺得不應該。」
剛被蔡英文提名為司法院長的謝文定說,身為老司法人要有更深重的使命感,司改會議第一步,應拋棄從前菁英模式,找人民共同參與,畢竟與司法關係最重大的是人民,才能跨出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謝文定的說法,與蔡英文宣示的作法,似乎是不謀而合。只是蔡英文的司法改革,除了削弱法界的代表比例之外,也還看不到其他明確的方向。司改的舵手換人做,但看起來卻似乎有點過猶不及,未來的路,肯定一樣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