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暑高危險群是你?!掌握3招 輕鬆預防「熱傷害」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依據中央氣象局的預報,未來一週的天氣都會呈現高溫狀態,最高溫約在30到37度之間,這時,民眾最容易會出現像中暑、熱暈、熱衰竭等「熱傷害」現象。因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3招式讓民眾可以及早預防。

三招預防熱傷害。(圖/翻攝自百度)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z=0&ipn=d&word=%E9%AB%98%E6%BA%AB&step_word=&pn=2&spn=0&di=39540208840&pi=&tn=baiduimagedetail&istype=2&ie=utf-8&oe=utf-8&cs=3432928349%2C2890988795&os=1374100965%2C2048996998&simid=&adpicid=0&fr=&fm=&sme=&cg=&bdtype=0&simics=60016574%2C2474270658&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soweather.com%2Fportalips_smb%2FLibrary%2FPUBLIC%2F6b5a4f4d-299f-4707-b7f5-3d957d54734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ojwpij6_z%26e3Bv54AzdH3FDjuw7sp_z%26e3Bwfrx%3F4%3Dtgu51jpwts%26Igu5G7t1%3Dcmd88a9c-1n8m-9909-k1ll-c0kdbjjklkmj%26Cwpj256y%3Dam0dbvld-1muk-98uw-km0m-8bj9l909jvvj&gsm=0&cardserver=1

▲天氣炎熱,國健署提供3招預防熱傷害。示意圖(圖/翻攝自百度)

天氣炎熱,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大提升,國健署表示,當民眾發現身體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等症狀,或者更加嚴重時可能會有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是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狀況時,這些都是熱傷害的現象,應該立即離開高溫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再喝加了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最後必須快速送醫。

另外,國健署提到嬰幼兒、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以及過重者是熱傷害的高險群,他們也提醒民眾「保持清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就能預防熱傷害的發生。(整理:實習編輯吳欣晏)

防熱傷害三要訣

 一、保持涼爽:

(一)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二)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
(三)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四)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
(五) 雇主需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器,以隔離工作場所的高溫設施及提供散熱裝置,減少熱能散發到工作間。

 二、 補充水分:

(一)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二)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三)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
(四)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五)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

 三、 提高警覺:

(一) 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
(二) 於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並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活動。
(三)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四)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五)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及相關防護、工作重新調整分配,並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
(六)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一鍵廢到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羈押83日 檢廉持續追案情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