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書瑋
近日國際仲裁法庭就南海主權爭端公佈仲裁結果,其中影響台灣最大的是由我國實際擁有主權、且是南海中最大島嶼的太平島,被國際仲裁法庭認定為「岩礁」,而非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島嶼」。
島與礁的定義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21條中有明確規定,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而且「必須要能維持人類居住及其本身的經濟生活」,否則就不能擁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眾所皆知,南海底下擁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如果太平島被判定為岩礁而不能享有島嶼該有的專屬經濟區,則影響我國利益甚鉅。
筆者曾於2013年參加全民國防南沙研習營前往太平島,就筆者所見島上具有海水淡化設施,且島上由海巡官兵長期駐守,甚至擁有多項娛樂設施供島上官兵所使用,完全具有能維持人類基本生存之條件,應符合上述海洋法公約之規定。
國際仲裁法庭之判決不符合多數人認知與期待,或許背後有其複雜之國際政治背景。在南海詭譎多變的情況下,台灣的國際處境雖不如其它爭端國家有利,然而在蔡英文政府甫上台之際,期盼政府能有有效之作為維護我國家之主權。
(筆者曾為國際關係研究生)
圖/張書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