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去新創公司上班嗎?沒想過這幾點,你就虧大了!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Pixabay

文/姚詩豪 BRYAN YAO(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我相信100年後的歷史書,將會描述今天的我們,生存在一個大創業時代。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新創公司陸續崛起。現在想創業的人,擁有比從前人更多的資訊與資源。對於非創業者來說,也多了許多發展的機會:那就是進入新創團隊工作。因為身邊有不少投入新創事業的年輕上班族,偶而也有讀友來徵詢我,是否適合去新創公司工作,今天就以一個創業者的身份聊聊我的看法。

說來不意外,許多父母長輩對於年輕人想去新創公司上班,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原因很簡單,新創公司與知名大企業相比,第一沒名、第二不穩、第三不懂(不懂公司到底在做什麼)。但這些考量對於年輕人來說,根本不是重點,畢竟我也是資深的年輕人,當然我也覺得不是很重要。首先,沒有名氣原本就不是問題,不少大企業只給22K,而許多大家沒聽過的公司其實都默默躺著賺(但還是只給22K)。此外,我們的價值原本就不該建立在公司名氣上,有本職場經典巨著《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除了作者本身很帥之外,也清楚說明了這個論點!至於「不穩」也不是問題,批評新創公司不穩,難道知名企業就很穩嗎?現在產業變化太快,大象般緩慢的大企業走錯一步往往就掰掰了(想想Nokia)。不穩這件事早就不是新創公司獨有。至於「不懂」那更不是問題,長輩可能聽過IBM,但他們知道IBM其實已經不算是電腦公司了嗎?很多企業的業務要不就是很新,要不就是專精,一般人不明究理是很正常的。所以我的看法是,老人家對於新創公司的疑慮,聽聽就好,不用太在意!


但問題回到了我們自己身上,強烈建議你該好好自問自答:為什麼想進入新創公司?是什麼誘因吸引你?還有最重要的,你真的能從新創公司中得到你想要的嗎?

純粹出自個人觀察,對於想去新創公司上班的年輕朋友,這幾項誘因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開放的企業文化:團隊年輕、有活力、多採開放式管理,辦公空間也很人性化

  累積創業的經驗:跟著大家一起為創業而努力,為將來自己的創業打下基礎

  工作充滿開創性:新產品、新科技、新商業模式,比傳統的企業有趣多了

以上都是新創公司的優點沒錯,但既然你花時間看了文章,我便有責任要告訴你一些負面的事實。無關批判,純屬提醒:

關於「開放的企業文化」:

這是最明顯的誘因,但也最不靠譜。理想固然重要,但工作不是家家酒,最終仍要面對許多工作的壓力與現實的挑戰。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一同為公司打拼很熱血,但當公司無法穩定獲利,找不到市場,研發受挫,甚至出現現金流問題時,熱血、開放的文化、舒適的辦公空間這些特質,反倒成為一種諷刺。新創公司往往在手頭較寬裕時才進行招募,所以多數進去的員工只看到最好的一面。但我認為,要看到一家公司真實的文化底韻,反倒要看團隊面對困境、發生衝突與遭逢挫敗時的表現。光是因為「開放文化」而被吸引進去的新創員工,也往往在公司遇到難關時,有種「怎麼大家變成這樣?」、「好日子結束了?」的驚訝與失望,甚至導致離職。

關於「累積創業的經驗」:

我直接說了,我認為累積創業經驗唯一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創業,而且最好是自己從口袋拿錢出來那種!在新創公司上班,雖然可以參與老闆創業的過程,也可以近距離觀察,但那就像看別人打遊戲一樣,你看得再清楚,分析得再透徹,就算寫出了一份論文,你還是無法抓到真正的核心,not even close!有些時候,在大企業擔任重要職務的人,反倒對特定市場瞭解透徹,也精準累積了必要的人脈與資訊,這種人一出來創業絕不會輸給待過新創公司的人。身為上班族有沒有辦法累積創業條件呢?答案是肯定的,但那必須透過有目摽,精準地累積創業必備的資源(特定技術、市場瞭解、客戶名單、管道人脈等),這跟你是否在新創公司上班沒有關係!

關於「工作充滿開創性」:

我自己常鼓吹大家一定要找自己有熱情的工作。新創公司的產品與服務若能真的吸引你,那確實值得一試。但我要提醒的是,新創公司為了在市場上生存,隨時可能改變目標,也就是所謂的Pivot(軸轉)。例如知名的攝影分享平台Flickr的創辦人,一開始原本是想打造一個網路遊戲平台,後來發現遊戲普普通通,聊天室裡有個相片分享功能大家卻很愛,所以後來索性轉變為相片分享平台。這類的例子層出不窮,如果一開始你純粹為了線上遊戲而進入這家公司,這樣大幅度的軸轉未必是你期待看到的!

我並非否定新創公司具備以上優點,而是,如果你純粹仰賴以上三個誘因就進入新創公司,你隨後失望的機會可能不小!


事實上在我眼中,去新創公司上班可以挖到的珍寶,根本不是上面三件,而是下面三項!沒有這些體驗就是入寶山空手而回,去鼎泰豐沒點小籠包,去茹絲葵只吃到薯條。沒人規定這樣不可以,只是可惜了嘛!

1. 獲得獨立作業的機會

新創公司不像傳統企業,工作內容固定,人員的權責也固定。每位新創公司的成員都有可能被臨危授命,成為某項專案的負責人。過往沒有規則,手上資源也不夠,連老闆也不知道怎麼做的任務會突然交到你手上,你得自己想辦法東拼西湊地完成使命,這種磨練可說是新創公司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在成熟企業裡可能要待上好幾年,各方面都被組織認可後才能得到這樣的機會,而且還得遵循公司的章法來做事。但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還是要看個人,我就遇過有小朋友進了新創公司,卻開始抱怨公司流程混亂,主管沒有給予教育訓練卻被委以重任云云。我只能說,有些人去夜市吃牛排抱怨沒有乾式熟成,去高級牛排館又抱怨沒有免費紅茶跟吱吱叫的鐵板,真的幫不了你。

2. 熟悉商業測試的技巧

創業就是一個不斷地假設與測試的過程。我自己是管理顧問出身我很清楚,幾乎所有書本上的管理知識,到了創業的戰場,都失去了準頭。創業者必須持續且快速地製作產品雛形,蒐集市場回饋、進行調整、修改雛形......如此不斷地循環。基本上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要不斷測試各種材料,最終才能找到發光發熱的鎢絲!參與新創團隊最大的好處,倒不是找到「鎢絲」,而是學習這個「雛形-測試-回饋-修正」的過程,這不但在大企業很難學到,連許多的新創公司經營者也沒有這樣的認知。他們弄了一大筆錢,一心想把心中那個完美的產品做出來,閉關多年想靠最終產品孤注一擲,最後市場不買單只好打包回家。這樣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創業者或許還學到了教訓,身為員工的你得到了什麼呢?

3. 瞭解市場需求與生態

滿腦子都是自己的理想,卻不好好去測試市場,幾乎是所有失敗新創公司的通病。其實商業的本質就是買賣:從蘋果公司、台積電到你家巷口的小吃攤都是一樣,有人做出商品,有人拿錢來換。但不是所有商品都有人願意買,這就是商業的tricky(弔詭)之處。大企業裡分工嚴密,不是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終端客戶,所以新創公司的優點就出現了:你跟客戶(市場)的距離將會非常接近,可以親身去瞭解客戶需求。你會發現,客戶嘴上講的,跟實際行為是不一樣的;一個人的行為跟一大群人的行為又不一樣;每個人扮演不同角色時,又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如果你真的選擇進入新創公司,不管你負責什麼樣的職位,積極參與跟客戶有關的任何會議或是專案,盡量多做一些與行銷、社群經營相關的工作,對你絕對有好處,這才是干貨啊!

有另一本商業暢銷書叫做《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曾提過工匠、總管、行腳商人的概念。這三個職場上最核心的關鍵技能剛好可以呼應新創公司的三個優勢:「獨立作業的機會」就是培養「總管」能力,整合團隊的力量完成專案;「商業測試的技巧」則是創業最重要的核心技能,讓你擁有「工匠」般全面的能力;「掌握市場需求與生態」則是「行腳商人」的技能。如果你打算進入新創公司就職,請至少瞄準其中一項做為你的目標。預祝你的公司成功上市,股票賣一賣,變成高富帥;要是沒有,至少你也為自己累積了真正有用的經驗!


   作者簡介

姚詩豪 Bryan Yao

https://www.darencademy.com/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第一次工作就上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