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智雄、陳儀潔/台北報導
不少人看書、打報告會到咖啡店窩上大半天,在民國3、40年,台北一家60多年的老字號咖啡館也是當時文人雅士的最愛,像是詩人周夢蝶、作家白先勇,還有蔣方良女士都是常客,不過這樣的老店也因為連鎖店的發展曾經休業15年。
▲咖啡館已經經營60多年,是著名的「文學地標」。
走進咖啡館,像進入文化時光隧道,牆上老照片、中西融合的桌椅及裝潢,帶出67年來台灣近代文學史。畢身經歷化作書籍,民國38年和逃難來台的俄羅斯人合夥開店,當年18歲的小伙子簡錦錐已是85歲的老頭家。
咖啡館負責人簡靜惠:「當初因為台北市大概只有我們家有冷氣,那我父母親都是讓他們要坐多久就多久。」
▲許多文人雅士在過去都會在這間咖啡館激發靈感。
物資缺乏年代,窩在咖啡店激發靈感成了文人雅士的愛好,像是詩人周夢蝶、作家黃春明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都從這裡發跡,甚至文學家白先勇筆下的明星咖啡館就是店裡縮影。
▲詩人周夢蝶就是在這間咖啡館發跡。
咖啡館負責人簡靜惠:「很多的飯店都起來了,又有很多連鎖咖啡店也進來了,接下來就是金融風暴,客人就漸漸稀少了。」
不敵連鎖咖啡進駐,曾經熄燈15年的老店在二代簡靜惠唸書回國後重新開張。
▲這間咖啡館就如同台灣文學史的縮影。
咖啡館負責人簡靜惠:「這個就是蔣方良最喜歡的,很Q的這個,她到老年的時候還是很喜歡,她後來牙齒不好,吃不動了,我爸爸特別幫她做沒有核桃的。」
▲店內的點心是蔣方良最愛的點心。
過去是蔣方良最愛的糕點,來自俄國宮廷點心,簡靜惠堅持作下去。或許是命運安排,咖啡館第三代走上藝術之路,現代畫作點綴老店,將文學地標巧妙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