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圖說:即使雷根對台灣友好,在就任後仍迫於情勢向中國讓步。攝影◎法新社
22-2圖說:柯林頓當年同意李登輝訪美,使中美關係交惡。攝影◎林瑞慶
挺台灣的雷根、護台海的柯林頓,都曾向中國低頭
前言:從一九八○年代的雷根到九○年代的柯林頓,上任前痛批中國,就任後迫於情勢向中國讓步。中國也屢向美方展開外交攻勢、軍事威嚇,甚至在危機中反敗為勝。如今,川普時代新一輪的中美角力才要開始。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圖/林瑞慶攝影/新新聞)
文/李若冰/新新聞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尚未正式入主白宮,先點燃對中國的外交烽火,從「川蔡通話」到質疑「一個中國政策」,有如回歸雷根時期「以實力求和平」的亞太戰略。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歐巴馬的小棍子換成川普的大棒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北京的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分析,川普任命鷹派人士出任要職,加上他的外交策士提到「以實力求和平」的政治哲學,美國可能加強軍力,不但不會從亞太撤離,反而會把歐巴馬揮舞的「小棍子」加粗成為「大棒子」。
不過,近四十年來,華府經常是北京通往台北最近的道路,中美雙方也一直在台灣問題上角力。從一九八○年代的雷根(Ronald Reagan)到九○年代的柯林頓(Bill Clinton),上任前痛批中國,就任後迫於情勢向中國讓步;中國也屢向美方展開外交攻勢、軍事威嚇,甚至在危機中反敗為勝。如今,川普時代新一輪的中美角力才要開始。
▲美國前總統雷根。(圖/維基百科)
當年堅決反共的共和黨籍總統雷根,上任前兩度訪問台灣,並公開反對卡特(Jimmy Carter)推動中美建交。一九八○年雷根選前聲勢大振,多次公開表示要與中華民國重新建立「官方關係」,時任中國外長的黃華要求雷根陣營說清楚,「官方關係」是什麼意思。
雷根就任總統後,與他的國安幕僚、外交官僚系統,及立場親中的副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進行「親中」與「友台」的拉扯。以往對中政策都由白宮主導,但主張聯中抗蘇的國務卿海格(Alexander Haig),強勢壟斷中國政策決策與資訊,不讓白宮幕僚介入。
海格與中國策畫「八一七」
中國更展開外交攻勢,黃華在回憶錄《親歷與見聞》透露,一九八一年六月,海格訪問北京後,「中方推遲總參謀長助理劉華清對美國的訪問,控制去美團組和帶隊人的級別,加強輿論對美國的抨擊,透過第三國對美國領導人表達中國的極端不滿。」
美中在八二年簽訂對台灣非常不利的《八一七公報》,這是由海格與中方協商出的架構。公報聲明美國會逐步降低對台軍售,中國日後一直以此阻撓美國對台出售高端武器,而雷根政府也回絕台灣購買新型戰機的要求。
海格強勢作風讓雷根不滿,尤其是雷根在八一年三月遇刺後,海格不顧體制在副總統布希未回到白宮前就對外宣稱:「我掌控全局。」讓他與雷根結下心結。他在《八一七公報》正式簽署前一個月就下台了。
黃華在回憶錄中指出:「長期以來,國會和總統在爭奪外事決斷權,國會中親台勢力又相當大,所以在中美建交和美售台武器問題上,美國政府的種種承諾得不到切實的執行。但是美國在其總體戰略利益的需要下,各部門爭執妥協,形成其實際的政策。」
(閱讀全文:https://goo.gl/5ctCGK)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