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姈君、姚仁祥/綜合報導
緬甸政府軍不斷掃蕩境內少數穆斯林「羅興亞人」,飽受迫害的羅興亞人只能死命往外逃難。最近一張照片上,16個月大的小男童在逃難途中因為沉船溺斃,倒臥河畔的幼小身影,彷彿重演前年敘利亞3歲男童「艾倫」的悲劇。一幕幕讓人嘆息的慘劇遭到各國人權團體批評,但是過去被視為緬甸民主鬥士的翁山蘇姬,對國內的種族清洗似乎一直保持緘默。
一圈又一圈帶刺的蛇籠從納夫河出海口伸進內陸,綿延200公里,對面就是孟加拉,緬甸重金打造的長城,27個崗哨重兵駐守,號稱「佛教的最後防線」,官方聲稱能擋住孟加拉非法移民,困在邊境難民營的羅興亞人也無法出逃。
▲大批羅興亞人無家可歸。
邊防警官Myo Swe:「絕對沒有人能進出我們孟都(貌奪)的司法管轄地。」
過去兩個月,羅興亞人遭遇新一波的殺戮,引爆點就在若開邦北部的孟都,三處邊防崗哨遭遇襲擊,9名巡警喪命,自稱「阿拉干信仰運動」的武裝組織上網宣稱犯案。
半島記者:「緬甸政府指控這是境外訓練的恐怖份子,但是羅興亞領袖表示他們只是絕望的當地青年。」
▲武裝份子宣稱犯案。
以反恐為名,軍方動了真槍實彈,掃蕩穆斯林村落,奪走上百條人命。
羅興亞難民:「軍方放火燒我們的房子,有人被槍斃、有人被砍殺,我們實在很痛苦,只差沒去跳海。」
衛星照片顯示民宅社區成為一片焦土,國際媒體和人道組織進不去,羅興亞人乾脆自己蒐證,對外放送 。
▲民宅成為一片廢墟。
羅興亞難民:「我女兒、我媳婦和我姐妹通通遭到性侵,士兵們他們甚至搶走我們藏在胸衣裡的錢。」
▲羅興亞難民自行拍影片蒐證。
四年來幾場重大衝突,羅興亞人聚居的村鎮幾乎都成了廢墟,將近10萬人被封鎖在遠離佛教社區的難民營,時代雜誌指稱隔離區的生活環境比納粹集中營還糟。
▲羅興亞人居住地越來越小。
羅興亞人Abdul Bazak:「我想離開,因為這裡什麼都沒有,沒有工作可以維持家計,我想去別的地方重新來過。」
讓各界震驚的是蘇姬辦公室的官方說法,配合軍方說詞,聲稱是羅興亞人自己放的火。
▲近10萬人被封鎖在難民營。
從孟加拉、印尼到大馬,穆斯林團體群起抗議緬甸對羅興亞的暴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親自動員示威,呼籲緬甸政府停止對羅興亞進行種族清洗。
▲穆斯林團體上街抗議。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我們要告訴翁山蘇姬『夠了!真是夠了!』。」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帶頭示威。
各界把矛頭指向緬甸民選政府的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人權觀察組織David Mathieson:「她在非常無情的環境應付非常殘酷的軍方,不幸的是,她堅持多年的原則在這個過程中分崩離析。」
蘇姬真的枉顧人權,向軍方妥協了嗎?最近一次受訪,蘇姬要求國際社會多一點體諒,不要激化緬甸境內的仇恨。
緬甸總統府事務部長翁山蘇姬:「不只若開邦的穆斯林緊張焦慮,若開人也一樣,憂心若開人口越來越少,我們不能漠視這個事實,雙邊族群關係真的不好。」
▲翁山蘇姬遭批罔顧人權。
翁山蘇姬把反穆斯林衝突限縮在若開邦,不是輕描淡寫,緬甸500多萬人口,穆斯林只有200萬,其中的130萬羅興亞人有九成以上,定居在舊稱「阿拉干」的若開邦。
緬甸賓拉登Ashin Wirathu:「羅興亞不是一個種族或民族,他們實際上是來自孟加拉的孟加拉穆斯林,他們偷偷溜進若開邦。」
蘇姬心知肚明,要根絕羅興亞困境,必須修憲,但是軍系人馬把持三成國會席次,蘇姬根本沒機會跨越75%的修憲門檻。
▲軍系人馬掌握三成國會席次。
UN緬甸人權調查特派專員李亮喜:「要記得很重要的一點,雖然是民選政府,但是緬甸並非整個由民選政府統治。」
▲翁山蘇姬立場難為。
蘇姬背負盛名之累,又要領導執政黨與軍方抗衡,如果不能得到國際奧援以及孟加拉政府的支持,羅興亞人數十年來的悲歌恐怕一時難以終結。(整理:實習編輯呂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