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觀點/如要當未來國家領導人,賴清德是否要先選新北市長?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林濁水/美麗島電子報

2018的綠營新北市長候選人,依據《美麗島電子報》委託戴立安最新做的調查,全國高人氣的賴清德小贏侯友宜,43.8%比36.6%,這樣的民意並不令人意外,但是被認為最可能參選市長的新北市4位知名度高的綠委,在對比民調上都大幅落後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則非常不可思議: 

羅致政20.1%,侯友宜53.2%;吳秉叡19.8%,侯友宜53.1%;高志鵬14.1%,侯友宜57.6%;至於時代力量的黃國昌,大概和高志鵬相當。 

目前綠營4人民眾的支持度竟然沒有一個達到侯友宜的半數。

   延伸閱讀:美麗島電子報/民進黨新北市長初選民調 https://goo.gl/IkgxC7

由於主流價值的變遷,基本盤綠大於藍是2014年以來台灣的政治態勢,新北市也不例外。過去新北市政治基本盤雖然長期藍大於綠,但是2014市長選舉游錫堃輸給朱立倫,並不是輸在基本盤,而在於候選人。民進黨一般選舉,少有例外,首長的選票一定多於議員總票數,理由是市議員選票更能代表民進黨基本盤的實力,而首長則除了拿到基本盤的支持,他個人的魅力還可以多吸收到基本盤之外民眾的支持。2014年新北市議員選票就已經是綠多於藍了,市長卻落選,表示的是市長候選人連基本盤都沒有守住,而不是基本盤民進黨小於國民黨。到了2016立委選舉選票,在新北市綠進一步大贏特贏,更清楚表示基本盤已經劇烈翻轉。 

依台灣指標民調調查,在去年5月新政府剛剛上台時,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高達51.8%甚至比蔡總統的50.2%還高,不用說和林全的44.8 %相比了。好感度並不完全等於基本盤,但是兩者高度正向連動則不必懷疑,因此高好感當然是有高基本盤的支撐。5月後,民眾對民進黨好感度受到民眾對新政不滿的升高而下滑,但是如今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同一份民調,新北市民眾對泛綠認同是32.4%仍然高於泛藍的28.5%。 

基本盤贏,在地優質立委要當市長的支持度卻大輸特輸給國民黨,實在令人驚奇。 

影響民眾支持度高低的,除了候選人主觀條件外,客觀條件是藍綠基本盤和大環境因素。在新北,巿長選舉的大環境因素,應該包括:1,民眾對中央執政的評價;2,民眾對立法院民進黨團的印象;以及3,新北市民對朱立倫執政的評價三樣。 

目前依其民調看朱立倫施政滿意度雖不算高,但是已經略有回升,滿意度44.7%已贏過不滿意度37.1%,這樣的滿意度雖然對侯友宜談不上有什麼太大的正面效應,但是至少已經沒有負面的拖累效應,民進黨候選人不容易靠這一項得分。 

至於其他兩項,不幸的是目前民眾無論對民進黨的中央執政或是國會黨團的印象都還在持續下跌之中,這並不是有利的現象。 

幾個月前,民眾對民進黨團的滿意度還高過對林全的滿意度,但是自從一例一休的修法過程荒腔走板,尤其是鬧出了一分瑩事件後,民進黨團的滿意度已經是落到了林全的後面了。 

由於民進黨2018新北市長選舉客觀條件上有利的因素便只有基本盤略勝一籌而已,於是候選人的主觀條件便成了輸贏的關鍵。 

現在距選舉投票日還有將近兩年時間可以讓準候選人加油衝刺,但是在大環境不利的限制下,4位可能選新北市長的優質立委要再衝擊出超過一倍的支持度應該不會是輕鬆的事。假使到民進黨要提名前夕,4位立委的支持度沒有什麼顯著的進展,為了搶攻新北市,民進黨不徵召賴清德,泛綠民眾的壓力恐怕不會很小。 

▲賴清德。(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賴清德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什麼,但是假如未來不進行憲改使體制成為內閣制或準內閣制的話,他將是未來參選總統最可能的人選之一。 

到現在,他是最受肯定的直轄市長之一,也因此累積了全國性的高人望,是全國最受肯定的政治領袖之一,因此,他未來挑戰總統選舉最有利的做法應該不是重複再當直轄市長,而是在:1,2018年透過四處助選,拉緊自己和各地民眾的關係;2,認真適時適地的創造全國性的議題,展現他有異於一般縣市長的格局。 

如果他要選擇,一個值得考慮的議題是憲改。 

依最近天下雜誌的調查,民眾最希望政府著力的議題是提升經濟競爭力,這占了民眾的39.1%,其他提升教育品質等8項,都各只獲得一成多的民眾選擇。而憲政改革和國會改革兩樣卻都只各占5%多。但是就賴清德來說恐怕不宜因此小看這兩個項目,因為:

民眾最希望政府馬上改善的事:https://goo.gl/xaFzao

1,憲改和國會改革這兩個項目必須連動,而這兩者加起來也有11.1%之多。 

2,這一項調查,問民眾的是各項議題的急迫性,問句措辭用的是「馬上」兩個字,所以憲改被放在後面很自然。但是急迫度不高,並不表示支持度不高。自從馬王政爭後,民眾對憲改的支持度就一直維持在高檔,到了太陽花學運訴求公民憲政會議之後,依辜寬敏智庫的調查,民眾支持度更一路急速上升,到了2015 年3月竄升到了79.7%。這個數據之高,遠遠超過多年來任何一個政經議題。

▲民眾對憲改的支持度。(圖/辜寬敏創設智庫) 

3,天下雜誌調查的政府應該「馬上」做的事項,如提升競爭力等前9項都是屬於行政權的法定掌理事項,將來未擔任總統或閣揆的賴清德在上面沒有什麼可以著力表現的空間;相對的,憲改總統固然有最大的影響力,但是一方面憲改不是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總統憲改的角色不宜太過檯面化;另一方面憲改要成功必透過運動凝聚共識,需要相當多被社會充分信賴的人士的共同領導,共襄盛舉,無疑,賴清德有非常適宜的參與空間。 

4,表面上看來,提升經濟競爭力和民眾生活關連很直接,所以民眾感到他的急迫性;相對的,憲政和生活的關連間接,所以民眾急迫感不高;但是憲改是使國家好的經濟政策可以產生並有效執行的必要條件,假使認為憲改沒有急迫性而一直擺著不動,影響到的是政策的形成和推動,經濟要有什麼很快的改善恐怕不是那麼實際的事。 

5,對賴清德個人來說,這參與憲改還有更重大的意義。那就是由於憲政體制的嚴重缺陷,而這缺陷還不只是學界嚴厲批評的行政權的權責混亂,人民對當權者難以究責而已,我國的體制更重大的缺陷是它是一個非常無法讓行政權發揮施政效能的體制。 

這個無效能的體制已經連續產生了陳、馬兩位10%總統,如今蔡總統雖然面對體制的破口一再尋找彌補的措施,甚至不只在違憲之虞的批評下組成高層決策會議,還違民主國家的禁忌當兼任黨主席的總統;但是不只無助於改善行政效能,反而因為被認為有違憲之虞而使權威受損並進一步影響到行政效能。如今總統執政才剛過半,民意滿意度在10月已經掉到三成多,2016年12月的民調有的已經掉到兩成多,距10%並不是很遠了。我們若不相信連續三位總統都是高度無能之輩,那麼便很難不坦然承認我們的體制出了大問題。 

就是體認到癥結所在,李總統承認在1990年代憲改雖然讓國家完成了主權在民的改造,但是在權力運作的良好體制建立上,1990年代的「一次民主」是失敗的,所以積極推動「二次民主」的憲改運動。 

從這角度出發,賴清德若是以未來國家領導人自許,上台之前推動憲改,從公的方面說,是共襄國家建立長治久安體制大業;就個人面來說,積極的可以借以展現自己不局限於地方首長的宏觀視野和長遠思慮;消極的可以解除自己成為另一位一上台當總統民眾滿意度就急速雪崩的可能性。 

無論如何,由這樣的分析看來,民眾急著希望解決的事雖然是提升經濟的成長力而不是憲改;但是對一個已經累積足夠聲望,未來有志於當好總統做好事,令人肯定而不是只要坐上位子成為10%總統也值得的人來說,固然再選直轄市長,要不要入閣都是一定要考慮清楚的事,而憲改則是沒有考慮餘地的高度急迫性課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