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位85歲的陳奶奶,因退化性主動脈瓣膜鈣化狹窄,造成嚴重心臟衰竭症狀,平日生活都要專人照料之外,輕度活動就氣喘不已,體重更是瘦到只有40幾公斤,由於傳統開心手術對吳奶奶來說風險太高,經過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建議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不需像傳統開心手術要停跳心臟,就能夠完成瓣膜置換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動。
▲高齡85歲的陳奶奶,接受經導管置換瓣膜術,術後恢復良好,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動。(圖/楊晴雯攝)
收治該患者、負責內科診斷的亞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許榮城表示,術前發現陳奶奶原本常用的血管通路、股動脈以及鎖骨下動脈,皆因細小且鈣化狹窄而無法使用,手術當時是以微創右前胸開胸術,不切斷胸骨或肋骨的情況下,經由升主動脈進入,來完成瓣膜置換手術,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第三天患者就能下床,甚至嘗試自行洗澡,胃口也變好了,生活品質有著顯著的改善。
許榮城說,當瓣膜發生沾粘、鈣化,使瓣膜無法順利打開,這時病患就有瓣膜「狹窄」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瓣膜因為病變或老化,發生閉合不緊密,會使瓣膜不能達到防止逆流的任務,這時就會有瓣膜「逆流」或「閉鎖不全」的問題。
不論是因為瓣膜狹窄產生阻力或閉鎖不全發生逆流,皆會造成心臟的負擔加重,而呈現心臟衰竭的症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運動時氣促及下肢水腫。其他可能因瓣膜病變出現的症狀還有胸口悶痛,心悸或暈厥,與冠心症或心律不整等其他心臟疾病的表現相似。
手術部分主要是由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日新操刀,他提到,「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適合年事已高、術前健康狀態差、且不適合傳統開心手術的患者,不是每個人都合適。該手術還未推廣到各年齡層,原因是適應症的研究資料仍不夠充足。
經導管置換瓣膜術與傳統開心手術相較,前者手術過程為1至2小時,不需像傳統開心術停跳心臟、打開心臟、裝體外循環器(用來取代心臟、肺臟功能,以維持血液循環),風險較低、住院天數3至5天;後者手術平均需費時5小時、最快也要3小時、住院天數為10至14天。
還有一案例是罹患二尖瓣腱索斷裂所導致的原發性二尖瓣膜閉鎖不全的85歲葉伯伯,也是由許榮城、黃日新聯手醫治,因考量患者年紀、醫治困難度高,最後評估使用「經導管二尖瓣(修補)夾合術」從鼠蹊部的靜脈打針置放導管,在經食道超音波的指引,未使用一滴顯影劑下,總共使用兩個瓣膜夾來顯著地改善病人二尖瓣膜閉鎖不全,術後第三日順利出院。
黃日新強調,「雖然經導管置換瓣膜術好處多,但不是來取代傳統開心手術,只是讓風險高的年長患者,能有多一種選項的治療。」他進一步說,需要瓣膜置換的病人,主要還是以開心手術為第一優先。經導管置換瓣膜術目前無健保給付,手術加上醫材費,要價約1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