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林濁水、沈富雄提出年改草案觀點。副總統陳建仁凌晨在臉書發文說,希望能在善意批評指教之餘,更能提出具體可行良方上策,讓台灣年金改革,在5至10年內畢竟全功。
(圖/翻攝自陳建仁臉書)
副總統提到,年改草案的長程工作是破壞性創新,這項工作就像是要「孵育新品種的年金鵝」或是「換騎新馬,跑離年金懸崖」。
陳副總統臉書發文如下: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結束後,兩位我很敬重的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先生和沈富雄先生,對於「年改草案」提出他們的觀點。這兩位資深的政治評論家,對於公教年金制度,都有深入而敏銳的研究與分析。他們的見解,值得進一步來討論。
首先謝謝兩位大老的用心良苦,更感謝他們對年金改革的大力支持。他們對於改革的幅度太小、期程太長感到焦慮和憂心;對於年輕公教人員的負擔和權益,也展現了悲天憫人的博愛胸懷。
年金改革本來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理想(solidarity),年老與年輕世代彼此互助、彼此關愛。如果國人都能秉持兼善天下的慈心義舉,年金改革必能事半功倍。
濁水大老在「財訊雙周刊」第512期發表的「兩次荒唐年金改革,飆出最高所得替代率」,對於民國79年和92年的兩次年改修法,做了很精確的說明和很嚴峻的批判,更對信賴保護原則的「不適用性」提出詳細的論述。
根據今日報載,他批評「年改草案」會使得「未來年輕公務員會面臨繳得多、領得少的困境。」而且「這樣的改革等於用下一代的未來,來讓上一代養尊處優!」他的論述有部分正確,卻有部分卻是對草案的不了解。
在目前提出的「年改草案」當中,對於一位年輕公教人員來說,即使以18%的提撥率(政府65%,個人35%),再加上3%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服務到65歲滿35年年資,退休時要領取退休前15年平均薪資的60%(所得替代率),提撥與投資報酬的總額,和每月領取直到逝世的年金總額約略相同。
換句話說,年輕公教人員任職期間提撥的錢,都是自己未來要領取的退休年金,並不足以再用來支付年老世代的退休年金。更重要的,無論純新制、新舊制或純舊制的公教人員,在「年改草案」裡,相同職級年資者,都領一樣金額的退休年金,年輕世代並未少領。
(圖/翻攝自陳建仁臉書)
在「年改草案」中,已退休公教人員的優存利息18趴,除退休所得低於年金地板者外,都將於2至6年內歸零,所樽節的18趴政府公費,將全數撥補挹注基金;並且也會逐年調降退休所得替代率至60%,進一步減少基金支出。目前精算結果顯示,公教退休基金餘額將於民國130年用盡。在國是會議當中,18趴歸零以及所得替代率調降的幅度和期程,有不同的建議方案,未來在法案審議時,可以再集思廣益作最後定案。
未來如果能再加強基金管理績效,提高投資報酬率到目前的兩倍,基金餘額就可以更加充裕。此外,在嬰兒潮退休世代凋零之後,基金餘額的快速下降還可以進一步緩解。因此,富雄大老所擔心的「瘦鵝只是晚點死!」,應該是多慮了。
富雄大老又認為「沒有人可以填滿年金懸崖,應該要改變馬跑的方向,也就是改變年金的基本架構。」基本上,我支持建立新制度的想法,只是我們需要更多時間來擘畫設計,遠水救不了近火!
在「年改草案」中,短程目標是「搶救年金破產危機」,長程目標則是「建立全民年金新制」。短程工作只是漸進性改良(progressive improvement),長程工作則是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前者是「穿著西裝改西裝」,希望透過不同管道,包括提高提撥費率、延後支領年齡、延長薪資採計期間、降低所得替代率、提高基金投資報酬率、增加政府提撥挹注等,立即改善基金餘額不斷負成長,甚至於即將用罄的危機。
後者是在舊西裝穿破以前,「設計縫製新西裝」,包括保險與退休金的合併年金化、建立全民基礎年金制度等,確保各行各業工作者以及家庭主婦,都能領到維持老年基本生活所需的年金。這項工作就像是要「孵育新品種的年金鵝」或是「換騎新馬,跑離年金懸崖」!
我深切企盼,兩位博學廣識的大老,無論是「搶救年金破產危機」,或是「建立全民年金新制」,都能在善意批評指教之餘,更能提出具體可行的良方上策,讓台灣的年金改革,能在5至10年內畢竟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