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塑膠米」在市場流通?專家打臉此說法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日前有網路影片流傳,有些米不是種出來的,而是「塑膠米」在市場流通,對此,食藥署說,這不是真的訊息,而是誤導消費者以為市面上有部分的米為非自然生產的「塑膠米」,實際上該則影片,應是聚丙烯(PP)塑膠粒的製程,反被誤解為稻米。

食藥署指出,農糧署也對外說明,稻榖收穫後經礱碾製成白米,每顆米粒形狀會因生長特性而略有不同,胚芽缺口也大小不一,自然生長的米粒易有背溝,並具光澤,煮熟後具淡淡香氣,柔軟順口,不易被假造,消費者以肉眼即可容易辨識,不致混淆。而且使用塑膠製造白米並不符合成本考量,因此希望民眾不要過度恐慌。

另外,該署表示,依據糧食管理法第14條之1第1款規定,市場銷售之糧食,不得有內容物攙偽假冒之情形,違反者逕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處罰。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