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迂
筆者一向就喜歡科幻片,去年偶然的機會下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片,當時就十分喜歡,因為討論的不再是地球人與外星人的各種戰爭和情仇,而是兩種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文明,甚至在環境上就已經不同的星球,在第一次接觸的情況要如何與對方溝通,這類的文化電影當然不會錯過。
▲《異星入境》電影海報。(圖/翻攝自IMDb)
本片主軸就是當地球以現在的局勢,某一天外星人集體來到,沒有任何的入侵行為也沒有任何的敵意行為,或許也表達了善意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國家會怎樣應對。多數國家都派出了屬於自己的研究人員去與外星人溝通,並且主要的目的都是要釐清他們來地球的目的為何,或是從哪來之類的問題。
一開始所有的民眾當然是各種恐慌,所有的金融市場幾乎崩潰,但等過了幾個禮拜發現外星人也沒有甚麼動作,開始就出現名嘴開始胡說八道,就像我們所知道的自由媒體下的各種荒謬一一出現。
女主角是一位語言學家,被美國政府請去與外星人溝通,對於美國政府來說,第一個要務就是知道外星人的意圖是甚麼,並且為什麼同時會有不同的12台飛船降落在世界各大國家當中,以及外星人能否提供美國更多的幫助等等。但是這些問題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地球文化的生物來說,絕對是太過難以了解的,甚至根本無法溝通,因此女主角決定先從簡單的語言開始,像是你、我、他、你好之類的幼兒用語。
▲《異星入境》電影劇照。(圖/翻攝自IMDb)
當西班牙征服者踏上美洲的時候,這兩大塊土地的人類是很久很久以前分家的,對彼此的文化習性語言都不相通,在最初的時候連基本的比手畫腳都會是個問題。肢體語言是我們到國外無法用當地語言溝通之時,經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甚至很多人認為只要懂得微笑和比一比到哪裡旅行都不成問題,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都忽略掉了資訊傳播的力量,事實上隨著交通運輸以及資訊速度越來越快的影響,全球化進行的越來越順利,所謂的全球化不只是在於那些我們看得到的器物或是政經層面,連心裡潛意識層面也會受到影響,我們會認識某些行為本身代表甚麼意義,光是這件事情就其來有自,可能是來自於某一部電影或是小說當中的情節所暗示,慢慢的整個世界當中,凡是那些資訊流通的地區,連肢體語言都將非常相似。
▲《異星入境》電影劇照。(圖/翻攝自IMDb)
對於接觸外星人來說,當前我們無法想像以任何方式與對方溝通,文化上的隔閡必然有之,但更有可能的是生理結構上的不同導致整體文明建立的方式完全不同。齋主在這邊爆一個電影當中的小劇情,外星人的語言並非是線性結構,而是單純的符號組合成一個圓形,先後順序對於整體意義上的了解沒有任何差別,這對常人來說就是難以理解的事物,甚至更直接的說或許我們一生都無法真正了解這個語言的意義是甚麼。
異星入境本身不算是好賣的商業片,整體的步調沉悶,著重在剪接和劇本描寫,電影的原作是得過星雲獎的小說,在品質上面是很可以信賴的,齋主看完以後的感想也是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值得觀賞的科幻片,前提是我們必須先拋開我們對於那種傳統科幻戰爭片的既有印象,用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這部異星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