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治病7年僅27例 罕見疾病用最多

不少爸媽替孩子存下臍帶血,盼能在重要時刻挽救孩子健康。但根據衛福部統計,2009年至2015年全台臍帶血移植僅27例,前5名包括罕病、貧血、兩種白血病以及腫瘤。

▲全台臍帶血移植僅27例。(圖/資料照)

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理事長林凱信今(16)日表示,臍帶血移植10多年前曾創台灣首例,讓一名腦性麻痺病童從不會翻身,到現在已能走、能站,國外相關研究更顯示,臍帶血移植至今已能治療超過80種疾病,最新研究更發現有助治療自閉症。不過,林凱信指出,台灣礙於法令規定,臍帶血目前僅能用於29項疾病,「國外都已經開放到80、90項」,台灣卻礙於要有科學根據才可開放,觀念較保守。

根據衛福部統計,2009年至2015年全台僅有27例臍帶血移植個案,前5名包括免疫不全相關罕見疾病共8例,其次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5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4例、實質腫瘤2例、地中海型貧血2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例。其中,年齡小於5歲的2年存活率為62.1%,大於5歲的則只剩20%,顯示年齡愈小效果愈好,林凱信說,年齡較大的患者恢復能力慢,併發症風險更是年幼患者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27例臍帶血移植患者中,僅有2例是20歲以上成人。林凱信指出,臍帶血移植難用於成人,最大的困境在於「臍帶血血量太少」,每個新生兒僅能取出約80c.c,若是早產而更少,其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僅夠治療孩子,若估算成人恐怕得用到160c.c血量,如何透過培養出更多造血幹細胞,已成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隨科技進步,臍帶血移植用途雖擴大,卻也暗藏一定風險,林凱信說,移植臍帶血時,得先去除血液中所有壞的造血細胞,包括有凝血作用的血小板、抵禦外敵的白血球等,把臍帶血種到體內後,最快也要兩週才能讓這些細胞重新「長出來」,期間若不幸感染恐引發敗血症,也可能異常出血導致中風等併發症,甚至有可能產生排斥,導致免疫系統反過來攻打自己的器官。

此外,臍帶血保存、移植費用也十分高昂,林凱信指出,自體臍帶血儲存20年費用約需新台幣7萬到8萬元,購買他人的臍帶血在美國行情約每袋3萬美元(折合台幣約91萬元),還須加計移植費用等,讓臍帶血移植成為最後不得已的治療方式。

中央社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馬龍來了!馬英九邀訪中生團抵桃機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