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少子化,中國大陸頻向台灣博士人才招手,到對岸任教。有來自台灣的老師表示,對岸學生「太安靜、太聽話」,讓他們不太習慣。
江蘇淮安淮陰工學院首創「台商學院」,目前簽約43名台籍博士,已有7名到任,其他學院也聘用台籍老師。一些台籍老師的共同感想是:此地師生互動少,學生還是習慣老師不斷灌輸的教育方式。
▲不少台籍教師到台商學院任教。(圖/中央社)
原本在東華大學任教的朱景美說,因為少子化危機,她擔心學校縮編,加上剛好對岸學校在徵才,因此在半年多前來到淮陰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書。
朱景美也和淮安當地老師王健共同經營「九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隸屬大學科技園。她說,兩岸制度不同,台灣規定大學不能營利,但大陸的學校和政府大力支持工作坊將師生的創作成果走向商業化,這對學生是很好的訓練。
▲朱景美(右)要學生在藝術上做個叛徒。(圖/中央社)
朱景美談到兩岸學生的不同時說,台灣的學生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大陸的學生「太過聽話」,她會告訴學生,在藝術上應該要學習當「叛徒」。
在台灣中央大學取得企管所博士學位的林宏隆,一心想從事教職,無奈在台灣僧多粥少。他從民國100年到103年都沒有覓得一職,始終在業界工作,直到來到台商學院。
林宏隆說,大陸可以是台灣尋求教職者的平台,不過這邊大學生還是習慣傳統上由老師單向灌輸,他曾試著改變,卻不太成功。
在英國勞柏羅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資訊管理學博士的鄭皓帆表示,兩岸提供教師的薪資差別不大,但台商學院配房等福利更好,而且物價較低,更可以存到錢。
台商學院是2014年由淮陰工學院與台灣中華大學、修平科技大學、長榮大學等4所大學及部分在淮安的台企聯合成立,目的是培育適合台企的人才,也引進台灣的博士人才來此任教。
淮安是位於江蘇北部的台資聚集地,有1200多家台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