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好難!台港都用繁體字 用字習慣卻差這麼多

台灣和香港都是使用繁體中文,但從「嘆」和「歎」、「妝」和「粧」,或者是「着」和「著」,其實台灣和香港在許多單字使用上,各有各的不同習慣用法。

雖然中國大陸慣用簡體字,但越來越多大陸民眾也對繁體字有興趣,開始學習繁體中文。中國大陸字媒體發現,雖然台灣跟香港用的都是繁體字,但台版與港版在單字使用上其實有些差異。

繁體,中文,簡體,異體字(辭典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XKPOhM&o=e0&sec=sec1&op=v&view=6-2)

▲台灣用「嘆」,香港則使用「歎」。(圖/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站)

海外網引述字媒體報導,以「嘆」字來說,台灣慣用「嘆」,但香港則多半使用「歎」。「說文解字」的說法則是,歎,吞歎也。從口,歎省聲。換句話說,歎必須出氣,所以有「欠」,但氣又必須從口出,所以也從「口」。這是台港對嘆氣的用法不同。

「為」字的台港用法也不同。台灣的「為」與香港的「爲」沒有太大區別,但香港慣用的「爲」是甲骨、金文與小篆轉化而來,且「爲」是象形,最初的本意是母猴。

繁體,中文,簡體,異體字(辭典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XKPOhM&o=e0&sec=sec1&op=v&view=6-2)

▲「祇、只」台港也用不同字。(圖/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站)

「妝」字,也是台港也別。台灣用「妝」、香港用「粧」。字媒體指出,「說文解字」解釋,妝,從女部,本意是梳妝打扮,「粧」是「妝」的俗字,兩者互為異體字。

台灣用的「只」,在香港則是仍以古體的「祇」表現。「只」這個簡寫,是在唐宋之後才出現,並流傳至今。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