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育萍、楊少強/商業周刊
中環,香港政經中心,舉凡政府總部、立法會、國際金融中心(IFC),都聚集於此。「以前到中環的高級餐廳,大家碰面說的是:『Good morning!』現在變成:『早上好!』」一位香港資深財經記者如此描繪當地人群組成的改變。
中資執掌香港金融業,成為現在香港金融人最常議論的話題。
中環外商招牌變少了 投顧嘆:「從世界盃變踢中國盃」
回歸前,香港的10大上市輔導券商,全都是外資與港商,如今卻只剩下美林一家外資,其餘皆是中資券商。
回歸初期,香港股市掛牌的企業中,仍有一半是外商,一半是香港本地、東南亞華商;但目前已有超過一半是中資企業,外資剩不到三成。一位外資銀行投顧分析師就用香港人最愛的足球運動比喻,「以前香港踢的是世界盃,現在踢中國盃了。」
過去30年,香港一直做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連深圳今日製造業基礎,也是港商在1980年代打下。但,當中港經濟緊密融合,未來,香港究竟要做「世界的香港」還是「中國的香港」?
若香港選擇成為後者,原本公平公開、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則,是否會因為中國而改變?
▲圖/記者施佩儀攝
中國潛規則滲透金融圈 對沖基金經理:港人要公平競爭
「香港人要的是fair play(公平競爭),」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說,支持「佔中」的他,曾在去年參選香港交易所董事,卻罕見的遭到港交所公開發函要股東別投他。
他擔憂,當香港過度依賴中國,上至政府、下至企業,決策都會以中資為優先,有中國背景的企業也較容易獲得融資,「他們會說『幫我搞定』,黑色也會變白色。」
自英國時期建立的法治,是香港傲視亞洲的特色,如今卻已遭到動搖。
20年來,香港人看著法治受到北京干預、國際化特色變淡、新聞自由度在國際排名評比惡化,甚至擔心從小到大說的粵語、寫的繁體字,也會消失在記憶中。
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在上任前接受訪問時說,未來會在幼童階段,就培養香港人「我是中國人」的觀念。
2008年,港府開始推行「普教中」政策,建議中小學使用普通話來教中文,取代香港人慣用的粵語,但是政策推行近10年,香港人願意使用普通話的比率卻不到2%,比英語還少。
「有時候看到穿香港學校制服的小學生聚在一起,講的卻是普通話而不是粵語,那種感覺很驚訝,我們是香港人,會不會有天連自己的母語都不能說?」1997年出生、目前正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的朱安妮難過的說。
今年5月,《商業周刊》赴深圳採訪,途中遇到一位在中資電子大廠工作的「老深圳」,他來深圳超過10年,見證香港、深圳競爭關係演變。
問他港深兩城,未來誰勝誰負?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香港還有的一切優惠,都是中國政府給的,如果不給,香港什麼也不是。」
這番話雖然不盡正確,卻也充分反映出,當中港地位此長彼消,中國人看待香港的態度。
香港終須做出取捨。最怕的是沒有明確的方向,想要腳踏兩條船,結果恐怕會是國際化地位繼續下降,中國化也比不上其他中國城市,落得兩頭皆空。
雖然,距離鄧小平承諾「一國兩制,50年不變」期限還有30年時間,但是香港人在前20年早就感受巨變。現在的香港,已經沒有猶豫的空間。
【更多報導】
美國女婿看台灣:「住在這裡」像天堂,但「在這工作」,真是一無是處
排隊3小時吃一蘭拉麵?台灣年輕人心聲:工作多做多累,下班不玩樂打卡不然要幹嘛
名嘴癌逝,一個殘酷事實:以陳立宏的案例,什麼普通保險都幫不了忙!
低潮時花11天從台北走回台南...盧廣仲一年後體悟:過好今天,可以為明天的自己打氣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