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落成於清光緒10年(1884),是台北市區僅存的清代建築之一,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朝廷派駐台灣的地方官員皆由北門入台北城,因此北門也可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1983年北門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2016年台北市政府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拆除原本圍繞著北門的北門高架橋,結束了北門被過時的交通建設包夾將近40年的日子,台北市政府調整路型並結合周邊文物古蹟打造北門景觀廣場,北門將以嶄新面貌重現,成為「台北之門」。
▲圖/記者邱榮吉攝影
台北北門扶輪社於1987年由創社社長PDG Square方振淵先生發起創立,迄2017年剛好滿30周年,古人謂三十年為一代,為紀念此一值得欣喜的年度,又恰逢台北市政府辦理北門廣場改造工程,有鑑於北門扶輪社以「北門」為社名,北門城樓又是北門社的精神堡壘象徵,則參與相關事務實捨我其誰,因此在30屆社長Apollo的領導下,北門扶輪社遂積極參與是項活動,捐贈北門廣場之地標造景,期間蒙三十屆紀念事業主委PP Vincent戮力奔走,協調市政府工務局、都發局與台北市議會,並會勘北門廣場,始促成地標造景捐贈此一美事。
未來北門廣場結合周邊文物古蹟,將成為台北之文化景觀,再次重現北門城樓風華;而北門扶輪社所捐贈之地標造景,亦將伴隨北門廣場與周遭美景,成為珍貴的永久性歷史文化資產,也見證台北北門扶輪社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