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C型肝炎病毒不只有傷肝,還會傷及身體多處其他器官。國內大規模長期追蹤研究顯示,有C肝C肝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遠高於沒有C肝的患者。醫師強調,越早治療C肝,越能降低全身性疾病的發生,目前已有健保C肝全口服新藥,副作用低,治癒率逾9成,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
▲政府在今年初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副作用低,治癒率逾9成,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高嘉宏表呼籲,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圖/記者楊晴雯攝)
該項研究是包含副總統陳建仁院士在內的國內研究團隊,過去一年陸續在國際期刊所發表的三項大規模長期追蹤研究就發現,C肝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遠高於沒有C肝的患者。
另項研究則證實「C肝早治早好」,患者應在肝臟尚未纖維化之前,積極用藥清除體內病毒,才能大幅降低未來肝癌風險。而台大醫院研究發現,C肝患者罹患B細胞淋巴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風險也比無C肝者高一倍。
參與該三項大規模長期研究的團隊成員、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指出,多數人知道C型肝炎會導致肝臟損傷,如肝纖維化、肝硬化與肝癌;不過,很多民眾並不知道,C肝感染者也會有肝外病變。
約40%到74%的C型肝炎患者有至少一個肝外病變。李美璇指出,國內本土研究已陸續發現,C肝患者的肝外病變涵蓋了第二型糖尿病、腎臟病、中風、食道癌、甲狀腺癌、攝護腺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至於國外研究也證實,C肝的肝外病變還涵蓋了心臟病、甚至憂鬱、認知障礙等病症。
為何C肝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傷害?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台灣大學講座教授高嘉宏解釋,C肝是很特別的病毒,其感染的細胞確實是以肝細胞為主,但病毒也同時造成全身性及血管慢性發炎,讓健康雪上加霜,這包括脂質異常、胰島素阻抗、腎病變與淋巴癌等。
高嘉宏說,C肝病毒的核心蛋白會影響肝臟內脂肪的代謝過程,「肝臟是脂肪代謝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有些病人感染C肝,會出現脂肪肝。」。台大醫院過去研究就發現,C肝患者切片報告有半數出現脂肪肝。
C肝感染也會引起胰島素阻抗。高嘉宏說,胰島素阻抗即口語常提到的「三高一肥」,患者會出現血糖、血壓、血脂上升與內皮細胞異常,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
此外,C肝病毒也會引起自體免疫表現。高嘉宏表示,病毒的蛋白會與人體蛋白產生反應,造成「冷凝球蛋白血症」,沉積在腎絲球,產生慢性腎病變,因此C肝患者也易有腎功能異常,增加日後進展為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對於接受透析或腎臟移植的患者 C肝病毒感染特別會造成傷害。由於台灣腎病患者多,若同時染C肝,讓腎臟功能雪上加霜。
另個C肝感染引起的免疫問題,則是引起體內B細胞的過度活化,造成B細胞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癌)。
「治療C肝不只治療肝病,更治療全身性疾病。」高嘉宏強調,C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清除體內C肝病毒,C肝治癒後經過長期追蹤,可以大幅減少肝病死亡率與全死因死亡率,同時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淋巴瘤等。他並提到,C肝病毒可能會跑到腦部的神經元內,造成憂鬱、影響認知功能,「C肝治癒了,患者認知功能變好,會變聰明。」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副教授楊宏志也指出,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簡稱EASL)指出,不論患者是否出現肝纖維化,只要有肝外病變者,應該優先治療。
高嘉宏說,政府已在今年初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肝纖維化程度F3及F4患者將不用先經過干擾素及雷巴威林治療失敗即可使用,副作用低,治癒率逾9成。
李美璇呼籲,患者積極治療,才能一兼二顧,有效清除體內C型肝炎病毒,減低肝臟發炎以及肝臟纖維化的進展,也減低肝外病變的進展,同步遠離肝病與肝外病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