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恆成/商業周刊
釀酒師陳千浩在勾兌不同年份的黑后及金香桶陳酒液,融合老年份香甜圓潤、新年份清新酸度等不同特性,以達最佳口感。
(攝影者/陳平卿/商業周刊)
要怎麼讓國際人士對台灣風土念念不忘?曾在法國隆河葡萄酒產區長住1年,愛動筆分享品酒心得的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有記妙招。每當接待外賓,除了請客人上館子吃中菜,還不忘開瓶台灣葡萄釀成的酒,透過歐美人士習慣的餐酒搭配,將本土滋味留存在他們的味蕾與記憶裡。
一次與西班牙代表餐敘的經驗,最教楊子葆難忘。「西班牙是葡萄酒大國,什麼好酒沒喝過?我靈機一動出奇招,請他吃小籠包,當服務生端來烏醋時,我搖搖手說不用,」當時,楊子葆神秘的指指桌上那瓶以台灣黑后葡萄釀的紅酒說,「就用這瓶代替醋!」
高果酸特性
佐餐的可能性?
黑后葡萄特性是高果酸,與法國薄酒萊產區的嘉美(Gamay)酸度相似,適合開胃佐餐,「黑后葡萄酒跟小籠包的豬絞肉很速配。由於酒液單寧不重,一頓飯吃下來和絲瓜蝦仁、香菇雞等海鮮或白肉相搭都OK。」這場以1瓶酒打通關的餐酒創意,令西班牙代表驚豔台灣葡萄酒的搭餐潛力。
但現實是,目前市面上並不容易見到台灣葡萄酒。
依台灣葡萄酒論壇總編輯莊才勳的觀察,台灣酒莊多屬精品酒莊(Boutique Winery)的小規模等級,如同美國加州酒鄉納帕山谷(Napa Valley)的經營模式,重質不衝量。除了紅白酒,還能釀出加烈酒(在葡萄酒發酵過程中加入白蘭地,可保持酒體甜味。最著名的如西班牙雪莉酒與葡萄牙波特酒)及氣泡酒等多樣風格。
例如,今年2月,憑「紅埔桃」加烈酒奪下德國世界酒類競賽(Mundus Vini)金牌的台中樹生酒莊,便是早從2013年起連續在英國國際葡萄酒競賽(IWC)等指標性大賽獲金銀牌肯定的台灣精品酒莊。
同樣位於台中的威石東酒莊,除了憑白酒在今年3月法國里昂國際葡萄酒大賽(Ly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摘銀牌外,還率先採用台灣葡萄釀氣泡酒,分別獲2017年IWC及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選入推薦酒款,更被日本米其林3星龍吟的在台首店「祥雲龍吟」選為迎賓酒。
日照短、1年2穫
果實糖度不比溫帶
台灣的釀酒葡萄品種不如歐美多元,常見的黑后及金香葡萄,酸度高是最大特徵。莊才勳說:「台灣氣候炎熱,照理說,果實成熟度跟含糖量應比溫帶國家來得好。但實際上,台灣葡萄每日平均日照時間比國外短;法國波爾多有15小時,美國華盛頓州產區高達17小時,而全台葡萄重鎮彰化僅12小時。且國內1年夏冬2穫,果樹耗費能量多。反觀高緯度國家則是1年1穫,果實糖度更集中。」
身處如此不利條件下,究竟台灣酒莊是如何因應「酸」,把自身不足轉化成優點?《alive》走進獲獎台灣酒莊,一窺藉由哪些獨門的釀酒技藝,幫助台灣葡萄酒成為新一波走上國際的軟實力。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