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旅遊滔客誌
西藏,人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姑且不深究西藏離天堂最近是否為真的這個論述,所謂的西藏在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中只有被劃分在衛藏的拉薩,而整個藏區其實分成三個部分:安多、康巴和衛藏。三個地方各有不同的特色,從口音、穿著、個性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出是來自哪一區的藏人。
▲寒冬中穿著藏袍刻苦學習的娃兒。(圖/依察攝影/旅遊滔客誌)
服裝是最直接快速的直觀辨識,同身為藏,各區在服裝上仍有屬於自己的不同詮釋,康巴人的藏袍在其中最屬華麗,不過在平常的日子,大部分的婦女都是穿黑色的藏袍,保暖又方便工作,當然這是對於從小就穿著藏袍的藏民們來說;之於初體驗的非藏人則是用龜速在前進,那就更別提工作了,光手就是一個快提不起的窘境,腦中瞬間閃過的是一個圓粽在路上前也不是後也不是的艱難畫面。
▲擠著氂牛奶的女孩。(圖/依察攝影/旅遊滔客誌)
走進康巴市鎮,看見路上黑壓壓一整片穿著黑色藏袍的婦女們有些許不解,難不成是另一個嚴守戒律的賓州阿米什(Amish)?大家都穿著相同的衣服對於來自著重個人特色的資本主義人類來說,需要費些時日來理解體會。 而對康巴人而言,黑色是勇猛堅毅的象徵。自家做的黑袍子底下可是純正的羊毛,一股股羊臊味就這麼飄入鼻息,在每個一呼一吸之間。但在市鎮店裡販售的,那就是人造毛了,純羊毛多數是鄉村才有的福利。
▲重袍下依然健步如飛的身軀。(圖/依察攝影/旅遊滔客誌)
一隻獨袖的大學問
藏袍上身時的第一個動作是拉下一邊的袖子,這個習慣主要來自於藏區的氣候,因為高原氣候日夜溫差大,脫掉一邊的袖子方便散熱,而且方便做粗活兒。有時候也會把兩邊袖子都脫掉,袖子固定在腰間有特殊的綁法,綁起來不失美觀。 胸前交叉處的地方形成像口袋一樣的空間可以裝東西,若真要用一個貼切的形容詞來形容其包山包海的功能大概就是小叮噹的百寶口袋了,婦女們舉凡糌粑、杯子、奶瓶什麼都可以往裡塞。藏袍在晚上睡覺時還可以裹著當被子,非常萬用。
▲女孩們的藏時尚。(圖/依察攝影/旅遊滔客誌)
最華麗的康巴
康巴人在裝飾品上也可說是華麗極致。婦女們會用一個辮套戴在頭上,辮套上裝飾著各種不同的裝飾物,頭上兩個像橘子般大的蠟貝再加上瑪瑙、珊瑚、綠松石等,平常沒練過的外來客就別折磨自己那已被電腦弄彎的脖子了,對於康巴姑娘,這是表現出富有、貴氣的不二法門,家當差不多也就是所展現的那全身。
▲彩虹般的裙布下伴藏著深厚的祝福與責任。(圖/依察攝影/旅遊滔客誌)
衛藏藏服就比康巴藏袍輕巧多了,每天穿也不成問題。衛藏女孩子結婚後會在裙前再加上一塊像圍裙的彩色方布(སྤང་ཁེབས།)來表示自己已婚的身分,所以不用言語便可分辨單身或已婚女性,而新世代女孩隨著獨立思想早已不再受限於腰前那塊實體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