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淡飲食降血壓 按3大「黃金穴位」也有幫助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血壓偏高者,中醫師建議可以按壓百會、落零五及降壓溝等穴位能輔助降血壓;飲食部分則是多攝取高鉀低鈉,如芹菜、白菜、番茄等,且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少辛辣;此外也提供有助控制血壓的藥膳茶飲製作方法給民眾參考。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吳佩青提醒,血壓偏高者,應多攝取高鉀低鈉的食材,芹菜、白菜、番茄等,避免熬夜、作息正常、多運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吳佩青提醒,血壓偏高者,應多攝取高鉀低鈉的食材,芹菜、白菜、番茄等,避免熬夜、作息正常、多運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2至104年統計顯示,全台灣粗估有462萬成人(18歲以上)罹患高血壓,大約每4人就有1人,其中18至39歲的年輕患者約有36萬人,大約每21人就有1人,顯見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有年輕化的趨勢。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吳佩青表示,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許多人是在量血壓之後才知道血壓高;少數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肩頸痠痛或睡不好等情形。另外,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動脈血管硬化、心衰竭、心肌肥大、腎臟病等疾病都是高血壓的併發症,而從西元2010年開始高血壓便一直是影響全球人類壽命第一名的危險因子,所以說它是沉默的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吳佩青指出,民眾在醫院和在家裡測量到的血壓通常會有差異,在醫院測量血壓時,若收縮壓/舒張壓在120-139mmHg/80-89mmHg為高血壓前期,若大於或等於140mmHg/90mmHg則代表有高血壓;在家中測量到的收縮壓/舒張壓若大於或等於135mmHg/85mmHg,即可能為高血壓,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診斷。

吳佩青說,高血壓在中醫常見的病性為「本虛標實」,陰陽平衡失調。身體某些部位的循環變差,養分及氧氣不足形成虛證,長期下來,身體偵測到該部位的能量不夠,就會調高血壓讓養分及氧氣送至該部位,而調高血壓就形成實證。

對於血壓偏高的民眾,吳佩青建議,按壓幾個穴位能輔助降血壓,例如頭頂的百會、手背上的落零五以及耳後的降壓溝。飲食方面,她提到,多攝取高鉀低鈉的食材,芹菜、白菜、番茄、木耳、海帶、菠菜、薺菜都是很好的選擇,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太鹹或太辣容易讓血壓升高。避免熬夜、作息正常、多運動。此外,平日搭配藥膳茶飲,也有助控制血壓。

【藥膳茶飲】孕婦及虛寒體質者建議先諮詢中醫師
1.魚腥草茶:8錢乾燥的魚腥草,以600cc的水煮到剩300cc,一天分三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一小時)

2.杜仲茶:3錢的杜仲葉,以600cc的水煮開後滾10分鐘,一天分三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一小時)

3.鉤藤茶:3錢的鉤藤,以600cc的水煮開後滾10分鐘,一天分三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一小時)

【穴位按摩】

百會:位於頭頂正中心處,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百會:位於頭頂正中心處,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落零五:位於手背第二、三掌指關節基向後(手腕方向)0.5寸左右,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落零五:位於手背第二、三掌指關節基向後(手腕方向)0.5寸左右,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降壓溝:位於耳背,可貼一排耳豆或是無稜角的小圓珠,直接用手也可,由上往下按壓,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降壓溝:位於耳背,可貼一排耳豆或是無稜角的小圓珠,直接用手也可,由上往下按壓,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