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愛吃胃藥出了名,只要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就會請醫師開胃藥,造成重複用藥問題;此外,有的藥品成分相同,不過中文名稱可能不一樣,導致重複吃相同的藥卻不自知。藥師建議,民眾如果有用藥問題,可持健保卡到家附近藥局,藥師就能透過健保卡資料查詢近3個月用藥紀錄。
(圖/攝影者Jamie,flikr CC License/網址http://bit.ly/2gKK3vN)
藥師賴香螢表示,藥師們從食藥署建立的藥事照護網絡觀察到民眾剩藥、重複用藥問題多,原因大多是因為,有的時候醫師不知道民眾在不同的醫療院所開了同樣的藥,如止痛藥或胃藥,因此重複開藥,建議患者自身應提醒醫師已經在別的醫療院所拿過胃藥或止痛藥,就能避免重複開藥。
賴香螢提到,台灣民眾只要胃有一點不適,就會要求醫師開胃藥,建議如果胃痛症狀十分輕微,有時候清淡飲食會比制酸劑更有效。至於止痛藥部分,她說,需要的時候才吃,因為這些藥只是緩解不舒服的症狀,應主動跟醫師溝通,這些症狀只要沒有再出現就真的可以不要吃了,因為吃多的話,止痛藥最大的隱憂,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引起胃酸、潰瘍的問題,如果長期服用就可能導致腎臟的傷害,呼籲民眾共同愛惜健保的資源,也同時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讓剩藥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傷害。
▲藥師賴香螢(圖/記者楊晴雯攝)
賴香螢也說到,很多人習慣自己當醫師,她就曾遇過一名個案,一天要吃2顆降血糖藥,但認為自己還有其它藥要吃,怕對身體造成負擔於是自行減一顆,結果回診時檢查報告數據顯示病情無改善,在沒有真正告訴醫師用藥狀況,使得醫師認為藥劑需要加重,又再加開一顆降血糖藥;諸如此類的情形不少,她指出,民眾用藥沒有對醫師誠實,讓醫師誤以為之前的藥應該再加重,除了浪費健保資源外,也是導致囤藥的因素之一,呼籲民眾除了遵照醫囑服藥外,千萬別向醫師隱瞞用藥狀況,以免院方開了多餘的藥,也能幫助醫師實際掌握用藥後的效果。
衛福部食藥署今年委託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建立社區整合性藥事服務網絡計畫,提供民眾用藥知識、用藥諮詢與社區藥局轉介合作服務,迄今有初步成果,其中最顯著的服務項目為「刪除不必要用藥」,再來是協助民眾判斷「藥物不良反應」和「可能需要增加藥物劑量」等。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古博仁建議,民眾服用藥品都要自問5大問題,包含用藥時間點與劑量為何、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藥品作用為何、是否了解或曾有過藥物不良反應、同時服用其他藥的注意事項是否清楚瞭解等,具備這些認知,就能幫助自己避免吃下多餘的藥,也能減少對肝腎功能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