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人忙碌沒空煮菜,而微波爐就是小幫手,方便加熱冷凍食品,短短幾分鐘美食就上桌,但網路瘋傳食物微波後恐產生毒素,且還會殘留放射性物質,讓民眾聽了「食」在心慌慌。對此,食藥署闢謠,只要民眾正確使用微波爐,食物是不會產生毒素或殘留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反而民眾錯誤使用微波爐才危險。
食藥署解釋,因微波的能量非常低,釋放的能量僅足夠使極性分子產生旋轉、震動,並無法改變其組成,只能把水分蒸散,並強調微波不會造成食物本質的改變,而民眾使用微波爐時,應保持50公分以上的安全距離,即可使電磁波殘餘量趨近於零。
不過,食藥署指出,其實微波爐使用錯誤才危險,首先要注意食品不可過度密封,恐因內部壓力不均,導致爆炸或噴濺,建議微波前可留小氣孔;另外,若容器材質選擇不佳,像是金屬容器會反射微波,易產生電弧效應造成火花,可能會損壞爐內的微波產生器,而塑膠和紙容器中蠟膜的耐熱溫度有限,要避免不耐熱的材質溶出化學物質。另外,微波爐加熱要注意食品與容器中不可以有金屬的存在,就連錫箔紙也不行,若使用塑膠容器或保鮮膜時,應注意其耐熱溫度須超過130℃,避免塑膠中有害物質溶出。
▲民眾若正確使用微波爐,不必擔心有毒素釋出。(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