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視力模糊、頭痛、噁心...恐白內障徵兆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白內障發病徵兆包含眼睛紅痛、視力模糊外,還伴隨頭痛、噁心、血壓高等情形,因此常被誤會為內科或神經疾病,此外,醫師也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者突然調高電視亮度、半年內度數遽增,都可能為白內障警訊,須及早治療,以免增加治療難度及可能延誤其他眼疾的治療黃金時機。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為自己母親動白內障手術的龍潭大學眼科醫師莊雅容表示,母親是一位具有丙級證照的專業金工技師,在幫客戶打造及修理精細金飾時,需要很好視力的支持,但這一年視力越來越模糊,在修理金鍊子時常常無法正確燒準銜接點,得靠丈夫的協助才能完成,嚴重影響工作品質,原以為是老花眼加重,就醫檢查竟是罹患白內障。

莊雅容感慨地說,平時一再提醒病患須重視自己的視力問題,卻反而忽視母親的視力狀況,幸好能在惡化前發現並及早處理,為了守住母親大半輩子努力經營的金工技藝,需要遠、中、近好視力,因此選擇飛秒白內障屈光手術及多焦點人工晶體。

她同時呼籲,若家中長者突然調高電視或燈光的亮度、不願外出或是出現畏光、複視的狀況,又或是半年內度數快速增加,都可能是白內障警訊,最好盡快就醫檢查。

莊雅容補充,門診遇到許多民眾仍有白內障須等到熟透才動手術的錯誤觀念,但卻不知熟透的白內障除了增加手術困難度,還有可能延誤其他眼疾的治療黃金時期,許多研究及論文已證實亞洲人因眼軸較短,前房較淺,容易發生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病人發作時除了眼睛紅痛、視力糢糊、看燈光有虹暈之外,也伴隨有頭痛、噁心、血壓升高等症兆,常誤以為內科或神經疾病而延誤治療。

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說,坊間流傳滴眼藥水即可治療白內障的錯誤迷思,他提醒民眾,由於白內障是源於水晶體蛋白質的變異,使用藥物或滴眼藥水治療只能延緩惡化程度,目前為止,手術搭配人工水晶體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2016年Lancet雜誌發表了有關跨五國30個醫學中心研究指出,早期移除水晶體比傳統使用雷射周邊虹膜穿孔術(LI),對原發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更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與經濟效益,除了患者可以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外,並可達到較佳的眼壓控制,應視為第一線治療的方式,對於在白內障及青光眼治療上多一個更安心的選擇。

莊雅容建議,民眾每半年至一年應進行定期眼睛檢查,而術前應先跟醫師討論個人用眼習慣,並經過完整且精密的檢查程序,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調整出最合適的手術方案,更貼近自己的用眼需求。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