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高雄報導
李長榮化工道歉後,其實背地還藏有危險的機密。三立新聞直擊李長榮大社廠,近來因為油管線氣爆,改用槽化車運送丙烯,但其實廠內的儲油槽都還在試用階段,根本沒有執照,一旦發生問題誰來負責?
李長榮的地下管線,將丙烯從高雄港運到大社廠的儲存槽,進而加工製成聚丙烯。如今管線被炸爛,改由槽化車運輸,裝載丙烯的槽化車,頻繁進出李長榮化工大社廠。現在還被民眾踢爆,可能連儲存設備也有問題:「那個儲存槽沒有操作許可證,只有試車執照。」
槽化車一輛可載運20到25噸的丙烯,一天至少6、7趟。將丙烯送到還沒有正式執照的儲存槽,安全性當然引發居民議論,但高雄市環保局卻表示「沒有問題」。高市環保局科長說明:「因為試車階段必須去做一些功能的測試,這一部分實際上符合相關的法令。」除此冒險的法令,萬一在試車階段發生工安意外誰該負責?在法律上又是否站得住腳?
對此,高市環保局科長補充:「如果發生相關意外,我們會依照空氣污染防治法做處理。」
丙烯一旦外洩、氣爆,帶來的災難何其大,竟然只能事後用空污法來追罰;換句話說,根本無法事先預防。而李長榮化工大社廠表示,一旦收到停工通知就會立即停工。但整個大高雄居民的心情,卻得跟著官僚程序七上八下。(整理:實習編輯賴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