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二大一廣場/發放敬老津貼…是一種態度!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張顯耀

城市治理不是手術刀精準切割、精細算計;展現溫暖的人性,才能成就城市的偉大!

▲北市敬老活動未規劃排隊動線,造成多名長輩在場推擠,搶票後跌倒受傷。(圖/中央社)

高齡化時代已經來臨,台北這座城市以種種現金給付,協助年輕及壯年市民成家、立業、照顧下一代。興建公共宅出租、房屋租金補貼、青年就學及創業貸款利息補貼、生育獎金、養育津貼、幼稚園學費補助、營養午餐補助……從幼兒到青年,台北每年的現金福利預算至少上百億。

但對老年人,台北市卻吝於給長者溫暖,除了中央3000元,台北本身並未發半毛老人年金。尤有甚者,前市長郝龍斌原先發放的重陽節敬老津貼,竟也被柯市長以預算太高、不該發放等理由予以刪除。

我們當然應該幫助孩子、年青人在城市立足,但對於將一輩子青春奉獻給這座城市的長者們,我們為何將他們排除在津貼補助之外?他們一輩子繳了大把稅金協助推動建設,就算是退還他們「青春稅」,也應該吧?

台北市財務狀況尚稱良好,若要比照新竹市、新竹縣、金門縣於中央年金之外,又加發放地方政府的老人年金,需耗資高達250億,自然力有未逮,然而每年發7億的敬老津貼對台北市而言卻是行有餘力。台北市65歲以上老人約38萬、佔全市14%,重陽敬老金滿65歲每人1千、越長壽領越多,共需7。而市府總預算約1600億,敬老津貼只佔千分之4,市長第二預備金有15億,前述各類福利津貼則高達上百億,花7億對長者表達心意,有何不可?

在高齡化社會結構下,老人需要更多、更全面關懷,如果財源充裕,重陽敬老津貼甚至應擴大於三節發放。以台北強盛的經濟體質,只要不反商滅商,積極招商引資、採取「友商」策略,台北經濟活力綻放出來,便能創造大量稅收、充裕市庫。當市府口袋裡的錢多了,何苦要和勞苦功高的老人家斤斤計較要不要發敬老津貼?要不要排富呢?

有沒自信、沒建設能力者,才會苛扣敬老金。發敬老津貼和推動市政建設並不衝突,看的是執政者可否留下心中的溫情。

《作者簡介》張顯耀,前立法委員,前陸委會副主委,國民黨台北市長初選擬參選人

#評論/三立大論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