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該與孩子談「生老病死」嗎?心理師這樣分析~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清明節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時節,對孩子而言,也是一個學習「生命」的重要時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王弈升表示,關於人生的「生老病死」,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常被守護的大人認為「這是忌諱,不可談」,或認為「孩子年紀小,不懂」。但很多時候,除了真正遇到大事時,才學習與孩子如何談生命,還不如善用時節,作為陪伴孩子,同時也是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時機。

上學,焦慮,愛心,擁抱,英國(圖/翻攝自臉書Louise Mallett)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792500834695&set=a.10150091250019695.282884.514029694&type=3&theater

▲(圖與新聞內容無關/翻攝自臉書Louise Mallett/網址https://bit.ly/2Jc3Odc) 

與孩子在清明節談「生命」,也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生命關懷方式。王弈升提供以下溝通方法作參考:

1.   創造一個彼此靜心的時機

談生命,需要一個「寧靜」時刻,除了是邀請孩子除了「玩」之外,練習靜下來感受「生命」外,同時也是大人幫助自己沉澱,準備談生命的重要步驟。

2.   故事,是最好的開場白

對孩子而言,「故事」是進入狀況最容易的方式。無論是說說自己家族的故事,或運用坊間許多生命教育繪本當素材,或是近期常可聽聞的「安寧療護」與「病人自主權利法」,都是很好互動媒介,同時也減緩談生命的焦慮不安。

3.   創造安全、彈性、多元、對話及探索空間

談生命,除了講道理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大人是否願意靜心,聆聽與瞭解,孩子的心聲是什麼?故事,是開場白,是帶給孩子的引導啟發,但真正重要的是,是否願意給孩子「表達心聲」的契機,並且大人願意耐助性子,試著理解,孩子的世界中,如何看待生命,而不馬上加以評斷。

4.   四道人生,是當孩子從小,就可開始陪伴與接觸的生命習題

對父母而言,或許常認為不知道如何談生命,乃至於要強調什麼樣的生命教育重點與目標。對於不清楚如何開始的大人們,建議可把握「四道人生」,當作陪伴孩子時的重要心法,將「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之心,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透過四道人生,學習如何理解與對待生命。

王弈升提醒,談生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沒有所謂「一次到位」的談生命技法;生命的體會,常需要在各種時機中,藉由多次往來,點點滴滴累積在孩子的生命中。因此,談生命時,用最適合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試著永遠為話題留一條線,不急著把話說完,也不急著馬上要標準答案,為彼此之間創造永續談生命的契機。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