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傳吃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 長輩心驚驚!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天氣開始熱了!這個時節,許多人會選擇吃生魚片,但長輩群組近來則又傳來好心的訊息,該訊息強調是緊急通知,且還是由台北馬偕醫院的某資深醫師所傳「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再吃生魚片了!」但其實,這又是LINE常見的謠言,台北馬偕醫院早在去年就鄭重駁斥!

生魚片,長輩群組,台北馬偕醫院,LINE,謠言

▲圖/LINE截圖

該訊息提到,「最近已經發現好多病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大小隻不一定,有的病人甚至胃壁上滿滿都是無法夾出來,驅蟲藥也很難根治,罹患機率每個國家的人都一樣。尤其;鮭魚的含蟲量最高、最可怕!請傳給朋友,讓他們有所警惕!」

台北馬偕醫院在去年6月20日發出聲明稿強調,有民眾接獲有關「勿吃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Line訊息,本院在此慎重澄清並未發送該筆訊息,為不實消息之言論,為免以訛傳訛,傷害本院形象,特此公開聲明。請勿聽信網路謠言。

另外,醫師劉宗瑀在臉書「小劉醫師 Lisa Liu粉絲團」指出,嗨~親愛的「海獸胃腺蟲」,「這是正常的!海水魚常見,而幾乎所有的白帶魚都有(微笑),只要煮熟吃了就是蛋白質」。

▲圖/翻攝自爆廢公社臉書

▲圖/翻攝自爆廢公社臉書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網站上也有相關問答。在食用白帶魚時發現在魚的腹部周圍有數隻的小蟲,請問在海洋魚類身上大部分都會有此現象?煮熟了對人體有無影響?

解答:白帶魚的肚內常可發現到海獸胃線蟲寄生,該線蟲之生活史包括了海洋中的甲殼類動物、魚類及海洋哺乳動物三個階段,成蟲會在鯨豚、海豹等海獸的胃腸道中發育成熟並交配產卵,蟲卵隨糞便排出,在海中發育為仔蟲,被甲殼類動物 (如蝦類、橈足類等) 攝入,之後再被魚類吃下去,並在魚體內蓄積大量仔蟲,最後再被上述海洋哺乳動物吃入,完成其生活史。

在「台灣沿海鯨豚之內寄生蟲調查」與「台灣海魚蠕蟲類寄生蟲多樣性及其應用」等報告中提及白帶魚的寄生蟲發生率達100%。其他海水魚類的寄生率也都很高 (紅尾圓鰺100%、藍圓鰺100%、花腹鯖100%、白姑魚70%、赤鯮70%、盤仔魚50%、嘉鱲30%、金線鰱20% 等),並且終年都可發現,只是一般魚販在清魚肚時會一起去除,消費者較不易看到。

水產試驗所也說,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經-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後通常可以殺死,但若生食或烹煮不完全,則幼蟲可能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也有部分人吃到煮熟的線蟲後產生過敏反應,以上統稱為海獸胃線蟲症 (或安尼線蟲症)。

另外,像是鱈魚或鮭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野生魚類,本就易受寄生蟲感染,魚類在常見的線蟲類寄生蟲生活史中扮演中間宿主或終宿主的角色,在野生環境較可能完成其生活史,加上無人為的藥物治療,因此野生魚類比養殖魚類容易發現寄生蟲。

一般遠洋魚貨在捕撈上船後即會進行內臟去除、分切及檢疫,如發現寄生蟲蟲體,會直接檢除,數量過多則魚隻予以淘汰,因此消費者不容易在此類魚貨發現寄生蟲蟲體。所幸絕大多數海水魚類的寄生蟲並不會感染人類,僅對魚隻有機械性的刺激和損傷或造成其營養不良,嚴重時才會有繼發性感染造成魚隻死亡,但仍需提醒民眾留意海獸胃線蟲 (Anisakis),此一人畜共通的寄生蟲疾病,人若是吃入含海獸胃線蟲第三期幼蟲的魚肉,會因幼蟲侵入胃腸黏膜造成感染,而產生腸胃道症狀。

 

#謠言終結站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直球對決!不爽遭中共列「台獨」懲戒名單 曹興誠開打法律戰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