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吳茂昆接受任命出任教育部長,將於4月19日(本週四)交接,該項人事命令於16日晚間由行政院發布。不過,在他正式上任前,卻接連引發爭議。
▲圖/中央社
此時,淡江大學則發布新聞稿,一揭外界所不知道的吳茂昆;「科學家常被形容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研究最後一顆珍珠,在各方面引發人類的好奇心,並且帶領人類了解宇宙的奧秘,我幸運的站在這個位置上,我也樂意將來的科學家站上我的肩膀,向更遠的境界探索,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這是淡江大學金鷹獎校友吳茂昆曾說過撼動人心的話。
淡大在新聞稿中提到,每個男孩小時大都有科學夢:穿著實驗袍、埋首在實驗室中,希望為這個世界帶來新發現,而吳茂昆的科學啟蒙是來自於旅美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開展他對科學的理想;之所以會在國際超導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吳茂昆也歸功於在淡江大學大二上學期,他上陳惟堯教授的「相對論」,從此開拓他對物理的興趣及做學問的方法。
淡江碩士班畢業後前往美國休士頓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1987年他與朱經武博士一同研究發現世界第一個高於液態氮溫度的超導體:釔鋇銅氧超導體(YBa2Cu3O7-δ Tc~92K),因此而被提名諾貝爾物理獎,讓他聲名大噪。他回憶起來,在發現的那一刻,全身發抖興奮莫名,一輩子中能有一次這樣的經驗,他說真的很滿足。
憶起大學四年,吳茂昆認為對他重要影響的事,就是在淡江和很多不同科系的人接觸,學習到他們不同的視野。那時住在校外,他們六個同學包了兩個房間合住,一間做書房、一間是臥室,有數學、中文、化學、建築、灌溉工程系等不同領域的同學,他從建築系同學那兒瞭解藝術、從中文系同學那兒瞭解文學,也學習從他們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
後來在吳茂昆做學問時,也嘗試與其他人建立這樣的「界面」,學習與其他人相處、交換意見、建立更完整的思考,朋友常常可以給予一些創新的想法。吳茂昆強調,淡江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師生之間的情誼,這深深影響他,使吳茂昆選擇繼續就讀該校研究所,甚至後來的留學之路,在淡江學會的研究方法與精神都讓他受用一輩子!
在返回母校參與學術活動、研討會、校友活動的吳茂昆,常以愛因斯坦的「宇宙最難理解的事物,都是能被了解」為引言,表示任何不懂的事物,經過努力都可以成為專業,為此勉勵學弟妹,無論在什麼領域,不斷嘗試新事物,勇於接受挑戰。
之前回淡江物理系演講時,時任系主任的周子聰表示,吳茂昆在學術上的成就眾所皆知,不但是傑出的科學家,也是優秀的管理人才,依據他對台灣整體教育環境的了解,在全球競合下,感謝為母系提出建言。物理系教授錢凡之,與吳茂昆在美國休士頓大學中博士班同學,他以「花蓮玉里的土人」形容吳茂昆質樸的個性,很平易近人,平常樂於接觸新事物且熱心學生事務,只要有需要都會盡力協助,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這是很難得的。
物理系教授林震安推崇吳茂昆為人謙遜,物理系教授杜昭宏表示,吳茂昆很照顧後進,並以開放的態度討論研究內容,常鼓勵後進深入思考,有重組想法的機會。
吳茂昆在競選東華大學校長候選人說明會中用「建構以花蓮特色為基礎的東華大學」為題的治校理念。他以目前台灣高校的教育環境,希望能形塑出從小到大的整體教育環境,進而幫助學生發展志向,協助他們有達成夢想的能力。他舉例說到,當一個小學生對科學有興趣時,可跳脫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小學生在課後能以大學的教育資源結合,除種下科學的種子,累積他的興趣,也讓大學生能發揮專長,他的目標是讓學生在就學期間,能依照自己的專長去努力,並與社區結合,形成雙方皆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