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家住卑南年僅一歲二個月的小弟弟,二月中在家附近慘遭比特犬攻擊,送到醫院時頭部已被咬的變形,左右兩側各有10公分撕裂傷且腦漿外滲。經緊急開顱手術,修補被破壞的腦膜,並將粉碎的顱骨一一拼回原來的位置,而後經一個月的抗生素治療,男童竟奇蹟似地復原。
▲ 家住卑南年僅一歲二個月的小弟弟不幸遭比特犬攻擊頭顱變形,經緊急開顱手術修補後,奇蹟復原。(圖/台東馬偕提供)
替該病童診治的台東馬偕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談起病人遇到的情況,清晨六點,小孩尖叫的哭聲驚動在家幫忙照顧孫子的阿公,阿公在門口發現自家豢養的比特犬正攻擊一歲半的小弟弟,從背後咬住小弟弟的後腦勺在地上拉扯,阿公立刻衝過去徒手扳開比特犬的牙齒,從比特犬的嘴巴中救出小弟弟,並火速送往台東馬偕急診,在急診小弟弟哭鬧不安,後腦勺有兩大塊不規則的撕裂傷,仔細檢視傷口發現有腦組織外滲的情況,於是急會診神經外科醫師並且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左側嚴重顱骨壓迫性骨折併輕微腦出血,右側也有輕微的顱骨骨折,需要立刻安排腦部清創手術。
古和書說,手術中發現病童左側顱骨刺穿大腦,少量腦組織從傷口外滲,神經外科團隊用大量含抗生素的生理食鹽水沖洗腦部傷口、清除血塊、修補受傷腦膜並將已取下碎裂的顱骨浸泡稀釋的優碘藥水消毒半小時,再用鈦金屬顯微骨板、骨釘將碎裂的顱骨重新拼裝完整,回復顱骨原本的形狀,最後縫合傷口。
古和書指出,術後小弟弟接受小兒科加護病房團隊的醫治一個禮拜,在外科病房接受預防性抗生素治療一個月後順利出院,小弟弟奇蹟復原,沒有明顯的腦神經受損,四肢活動、語言表達功能沒有退步,傷口因為不平整有部分缺氧壞死,在醫療團隊辛勤換藥照顧傷口後,傷口癒合良好,壞死皮瓣脫落後不需要另外移植補皮。
古和書提醒民眾留意身邊的犬隻,避免攻擊幼童,不過在國內並沒有相關的研究資料,在美國2015年發表在小兒外科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犬隻攻擊幼童事件95%是輕中度的傷害,但仍有5%是重度等級的傷害,其中53%是家犬攻擊,鄰居飼養佔21%,大部分的傷害僅需要縫合傷口,約佔76%,嚴重到需要開顱約佔1%。
▲ 台東馬偕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強調,勿讓小孩與比特犬、土佐犬等兇殘犬隻種類獨處;而家犬也需提高警覺,因為有53%的犬隻攻擊事件來自家犬。(圖/台東馬偕提供)
因為小孩自我防衛能力不足,經常是犬類攻擊的對象,攻擊的部位大部分是四肢,頭頸部的外傷佔約10%,其中90%以上是小於10歲的孩童。小於10歲的孩童因為身材的關係,頭頸部也在容易遭受攻擊的範圍以內。
古和書特別強調,勿讓小孩與比特犬、土佐犬等兇殘犬隻種類獨處;而家犬也需提高警覺,因為有53%的犬隻攻擊事件來自家犬;同時也要叮嚀小孩遠離不認識的狗狗,對於兇殘的犬隻種類,不管自家豢養或鄰居豢養的都仍需提高警覺,以避免惡犬咬傷幼童的憾事發生。
最後古也呼籲,一旦有被犬隻攻擊的傷口,一定要立即送醫,因為即便傷口小仍有傷口感染或狂犬病之疑慮,需要預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