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特輯】
日內瓦發明展 見證全球束腹第三次進化發生在台灣
▲2018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蘿琳亞塑身衣獲得兩面金牌與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主席合影。(圖/蘿琳亞提供)
2018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登場,蘿琳亞塑身衣繼去年底摘下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的大會首獎後,這次再度以「塑身衣改良結構」和「胯下雙層之塑身衣結構」參展,讓平口褲款塑身衣終於不再「卡到陰」的創新設計,一舉奪下大獎,並讓全世界都知道束腹的第三次進化就發生在台灣!
以往的塑身衣為了如廁方便,必須在褲底加裝拉鏈,但如此一來,平口褲款塑身衣的束緊力道會「卡到陰」,並不舒服。為了讓想穿著迷你裙的女性朋友也能穿上塑身衣,蘿琳亞因此不斷思索、終於研發出全球首創的「褲底平面」設計。起初是在褲底採用單拉鍊的設計,一直開到臀部以方便如廁,後來在褲底設計一「平面結構」,在原本的拉鍊兩側再加上兩條拉鍊,以支撐加強「褲底平面」的寬度。這一項結構的創新,讓穿著者在活動時更為舒適自在,不會有塑身衣內凹陷入陰部的不適感。
▲蘿琳亞塑身衣莊碧玉細心向貴賓解說塑身衣結構設計。(圖/蘿琳亞提供)
蘿琳亞塑身衣總經理莊碧玉表示,不要小看這一小小的「褲底平面」結構,從要選擇光滑的拉鍊、找相同的材質,並在拉鍊之間製作到彼此呈現平面並且硬度相同,都極不容易,是「實驗、實驗再實驗」的結果。
▲束腹歷史的進化自20世紀前期即開始了,蘿琳亞塑身衣於21世紀前期開啟了「第三次進化」。(圖/蘿琳亞提供)
在日內瓦發明展上,蘿琳亞的攤位背板也呈現出束腹歷史的進化過程,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老師葉立誠說,十六世紀西方世界開始出現束腹,第一次進化(1920年代)是款式變得多樣,第二次(1930年代)是布料材質變得有彈性,但是從1960年代至今,一般市面上出現的塑身衣,大凡都是停留在束腹第二次進化的階段,頂多是「進化版的束腹」,訴求的重點仍只侷限在「布料材質富有彈性」這一項。
但蘿琳亞塑身衣開啟了「第三次進化」,捨棄彈性布料無法真正達到塑身效果的迷思,而改採沒有彈性的無感纖型布料,加上柔軟新科技鋼條,並導入獨家所研發的24項專利,是束腹歷史上根本性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