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阿兵哥縫戰袍、繡臂章,溫飽了不少軍管時期的金門民眾;針車業者楊銘達現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戀戀針線情 金門百年縫紉機特展」,透過布滿風霜的老針車,見證艱苦歲月。
「戀戀針線情 金門百年縫紉機特展」5日開幕,楊銘達受訪表示,父親楊忠源從事縫紉機等電器事業多年,民國77年父親過世時,他才16歲,3年後他開始工作,為父親的顧客進行售後服務,35歲以後承接母親蔡翠淑的針車百貨業。
這次共展出21台老針車,主要是楊銘達的收藏,也有幾台是向友人借展。老針車年代跨越清末民初、日治和軍管戒嚴時期。其中,三光牌縫紉機是楊銘達外婆張茶花生前使用。
▲針車業者楊銘達現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戀戀針線情 金門百年縫紉機特展」。(圖/中央社)
楊銘達說,這台車齡約有一甲子,在軍管時代幫外婆修補了20、30年的軍衣,也確保了一家人的溫飽,功不可沒。解嚴後,阿兵哥漸漸撤離,外婆也過世了,縫紉機英雄無用武之地,被棄置到滿是灰塵的倉庫裡。
5年前,楊銘達從倉庫取出縫紉機時,發現木板已經腐朽蟲蛀、鐵腳架鏽蝕斷裂,縫紉機車頭更是慘不忍睹。他到外婆靈前向老人家承諾,「我絕對會給您跟老媽變出一台新的三光牌縫紉機」。
楊銘達的媽媽蔡翠淑5日也到展場參觀,她說,10萬大軍年代,她在金湖鎮安民村為阿兵哥縫補軍服、繡臂章,店裡同時放了撞球台,兼賣冰果,生意非常好;身為長女的她還供弟弟蔡連輝讀書,蔡連輝去年晉升少將,她與有榮焉。
在戰地政務軍管的年代,為住家週遭營區阿兵哥繡臂章、修改衣物,養活一家的金門鄉親比比皆是。楊銘達說,駐軍撤走了,老縫紉機保留下來,故障頻繁,車針還會跳錯,丟掉又覺得可惜。他期盼藉著展出老縫紉機,大家一起緬懷那段艱苦歲月。
展出的老針車中,威爾科克斯&吉布斯200型草帽機,經過他的考究應是1887年出產,距今約130年;這是攜帶式的輕巧型縫紉機,可車直線、仕女草帽。最小的老縫紉機體積只有25公分長、15公分寬、20公分高,是日本昭和年間的「玩具」,但也可以縫製輕薄布料。雕有埃及獅身人面像圖案的縫紉機,則是楊銘達的珍藏。
此外,位在金城鎮中正國小正門口對面的大同西服社,由已故裁縫師楊丁財50多年前所創立,不少本地名流士紳都以有一套楊師傅量身訂做的西裝為榮。隨著手作西裝需求量減少,楊丁財十多年前退休,去年過世,他生前使用的日本兄弟牌工業用平車、燙馬和剪刀等生財工具也在這次特展中展出,他的兒子楊再平睹物思人,格外懷念父親。
「戀戀針線情 金門百年縫紉機展」展期從即日起到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