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我不在乎功課好壞,只希望她能跟這個世界相處。」陳女士說,她的大女兒常出現衝動行為、上課經常分心,無法過團體生活,曾被老師孤立在角落,甚至被翻書包給同學看羞辱她,同學也不喜歡她,人見人閃,還替她取了「細菌」綽號。這些行為表現在小一被診斷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所致,但陳女士擔心「利他能」是類安非他命,因此延誤治療,直到孩子國一出現自殘行為,才帶其就醫,治療後情緒便穩定,人際關係也改善許多。
(示意圖與新聞內容無關/資料照)
陳女士是一名單親媽媽,她說,孩子未接受療前,課業也很差,無法把該帶回來的功課帶回來,連基本的聯絡簿都無法完整抄寫完成。為了幫助小孩,她除了請家教,還帶孩子上了一堆課程,學習如何學習溝通、人際關係的建立、自然療法、自費體內重金屬檢查、運動課程等,花的錢不計其數,但都沒有改善孩子的狀況。
「直到孩子上國一時,逢青春期,加上功課無法跟上,整個人崩潰,還當著老師同學面前拿美工刀割自己,拜託我帶她看醫師,因為她真的不想再這樣下去,本來會的事情,但都做不好。」陳女士回憶當時情景難過地說,這樣孩子是特別的,也有好勝心,但卻遭受到這麼多挫折,看著她這麼痛苦,原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在一次機緣下經朋友介紹就醫,不到一個月,大女兒就有明顯的改善,情緒變得穩定,人際關係也開始改善。
陳女士說,過去遲遲不帶孩子就醫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社會氛圍認為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利他能」藥物是類安非他命,所以一路走來都不敢給孩子用藥。這一拖就拖了6年,也因此讓她的小學生活變得黑暗,孩子因此幫自己取名為「黑薩」,所幸透過治療後,「總算聽懂地球人講的地球話了」,上課變專心,功課進步,國一下學期,還拿到人生的第一張比賽獎狀,之後文學、美術得獎不斷,作品被國家收錄,去年還考上了喜歡的大學科系就讀。
替該患者診治的嘉義長庚精神科醫師陳錦宏表示,研究顯示,ADHD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發展延遲的問題,病患的大腦一半區域發展速度明顯較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花了10年追蹤ADHD兒童及正常兒童大腦發展影像學差異,發現ADHD兒童大腦皮質發展比正常兒童慢3年。部分童年時期的ADHD會持續到青春期(60至80%),或到成年期(40%)。因此ADHD是一件長期的困境。
陳錦宏說,陳女士的大女兒至今仍不想回憶小學的事,連老師的名字都刻意忘記,如果當時能夠及早治療,或許這些痛苦的記憶就不會累積這麼多且揮之不去,也能建立患者自信心,讓她知道遇到怎麼樣的人際關係可以如何解決,是有辦法的,不會總是受挫。
造成ADHD的原因為何?陳錦宏說明,有8成是因為體質,另外2成因素與早產、嚴重感染、頭部撞擊、過度使用3C、常吃食用色素等都可能影響腦部發展,提高離亂ADHD風險。
陳錦宏指出,Lancet期刊在2015年指出,ADHD有78%屬非自然死亡;青春期17歲前診斷出來,死亡率為4.3/10000人年,青春期後診斷出來,死亡率即高達22.3/10000人年,增加死亡率近5倍,顯示越晚診斷越危險。治療部分,在6歲以前是採行為治療,6歲以後再加上藥物治療,不過英國近年研究建議,藥物治療應提前在5歲就介入,主要就是希望降低因此疾病造成的車禍、骨折、頭部撞傷等意外事件的發生。他強調,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接受行為治療,因此ADHD最好能在青春期前就接受治療,治療改善率可達80至90%。
▲陳女士(右1)說,大女兒在接受治療後,ADHD症狀改善、情緒變得穩定,人際關係也變好了。(圖/記者楊晴雯攝)
「這些孩子的腦部是被封印住了,如果能夠接受治療被打開開關,能改善人際關係外,也能激發出原本有的才華。」陳錦宏指出,ADHD照護需照顧者長期的心力,但一方面家長又因ADHD孩子症狀對家庭學校的負面影響而有長期負擔。為了幫助照顧者建立自信與找到支持,為此,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於2015年結合陳錦宏所創立之社團法人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由專業人員與照顧者雙主體的一種共同合作來開創ADHD長期照護支持的社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