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這是一個軟體【正在吞噬世界的時代】,科技世界需要人文DNA,為機器的演進注入更多人性。這是2018秋天出版的新書-書呆與阿宅(THE FUZZY AND THE TECHIE)的一段話,也說明了【當你的世界越來越來手機化,你只有失去的更多】。相信每個人都不願意成為大數據中的一個被分析的數字,只有親自體驗,讓眼睛這敏感的靈魂之窗,在沒有藍光的傷害下,親眼感受美麗的事物,尤其是藝術,而且還可以啟發上班工作所需要的行銷思維。2018年大內(大直、內湖)藝術節起跑,就提供一個這樣看藝術不用錢的機會。
▲藝術可以啟發創意思維。(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大內藝術特區」指大直內湖一帶 全台畫廊密度最高
所謂「大內藝術特區」主要指位於台北市大直、內湖一帶,這裡全台畫廊密度最高,是台灣第一個藝術特區。這個區域內分佈眾多台灣科技公司總部、電視台、豪宅、知名國際飯店,位置鄰近台北市中心,這十年來畫廊進駐呈倍數成長。
▲藝術可以增加創意。(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大內藝術節」是由台北市大直區和內湖區畫廊業者、藝術機構從2014年起籌組發起,歷經五年來的組織、發展,已成為台北市最具代表區域性的視覺藝術節活動。2017年,大內藝術特區正式成立「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串連區域內各藝術中心、文化機構、藝術網站公司,每年持續舉辦大內藝術節。
▲藝術可以增加視野。(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藝術可以啟發創意行銷思維 人文學科的美學呈現
「大內藝術節」歷年來,以規劃公眾參觀導覽、學術講座、藝術電影、公共藝術設置,作為社會與藝術的連結,以提供廣大民眾更開放、生活化的藝術欣賞體驗。同時藉由藝術節的效應,持續推動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展覽與欣賞,促進社會大眾對於新媒體藝術的理解,並推廣新媒體藝術的收藏概念、國際視野。
▲藝術可以好玩。(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Should We Play?」:玩出生活的意義
2018年的大內藝術節邀請知名新媒體策展人曾鈺涓,延續大內藝術特區聯合策展模式,規劃四個主題展場及一場跨領域劇場:尊彩藝術中心、學學、秋刀魚藝術中心、大觀藝術空間、還有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曾鈺涓以活潑輕鬆且具有反思的主題「Should We Play?」作為核心議題,「Play」指的是玩,是遊戲,是啟動,而隨著時代更迭、科技進步中變化,數位時代的play鍵,帶領眾人進入幻境。然而,「玩」逐漸被視為玩物喪志的行為,我們沈溺於數位載具所帶來的歡愉,存在於真實與虛擬的混雜生活,也在玩樂與工作的共存情境中,尋找慰藉。
▲藝術就是生活中的懷舊小事物。(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2018年大內藝術主軸「Should We Play?」引導民眾深思
四個子題分別是:
子題一:「過渡幻境」重返遊戲記憶,以繽紛的想像世界喚醒曾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
子題二:「記憶客體」尋回潛在空間中的過渡客體,它是創造記憶,遊戲所依賴的主角,卻在時間的更迭中被遺忘,成為漂流的記憶。
子題三:「放空現實」思考個體面對現實情境中的責任,如何在生活中,調適與放空自己的情緒,尋回玩的想像與保存記憶。
子題四:「閃動瞬間」以光影與機械結構的閃動與聲響,重拾兒時記憶並呼應數位時代的科技造景。希望民眾透過展覽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
▲藝術可以是原本毫不起眼的小東西。(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作為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所在之地,「大內藝術節」連續五年著重新媒體藝術的推廣交流,今年同時邀請到活動規劃人翁淑英策劃一系列「新媒體藝術」主題論壇及工作坊,為回應「Should We Play?」此一主題,分別以
〈Should We Know?〉我們該知道嗎?
〈Should We Collect?〉我們該蒐集嗎?
〈Should We Curate?〉我們該策劃嗎?
〈Should We See?〉 我們該看嗎?
台北的10月很ART 前衛時尚的藝術生活Style.
作為周邊活動規劃的子題,邀請國際策展人、藝術家與藝術機構談起「亞洲當代藝術趨勢觀察」,分享「淺談新媒體藝術的收藏、保存與再現」,重拾記憶回溯起「新媒體藝術前世今生」,觀賞「影人Astrid Lindgren影展」,最後透過「新媒體策展工作坊」,給予對新媒體藝術有興趣的民眾或藝術產業相關人士,專業且超值的藝術大禮。
2018年大內藝術節除了有豐富的主題特展、巡迴導覽、藝術講座及影展,更串連台北市展演活動,如「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市重要文化活動「白晝之夜」等,大內藝術區內的多數藝術中心、藝文單位將在藝術節期間聯合展出多元精采的藝術展覽及週邊活動,提供民眾在10月份盡情享受台北市獨特、前衛時尚的藝術生活Style.
▲大直內湖的藝術畫廊,全台密度最高。(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主題展主要分四大藝術特區:
1.過渡幻境|尊彩藝術中心
藝術家:人嶼、田名璋、李文政、阿木司、林珮淳、洪詩婷、陳依純、羅禾淋、郭慧禪
2.記憶客體|學學展覽空間
藝術家:金啟平X吳冠穎、張嘉路、葉謹睿、羅惠瑜
3.放空現實|大觀藝術空間
藝術家:汪曉青、郭佩奇、許惠晴、黃文琳、蔡佳礽、顧世勇
4.閃動瞬間|秋刀魚藝術中心
藝術家:江振維、胡縉祥、蔡秉樺
▲生活處處皆藝術。(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串連藝術特區展:亞洲藝術中心、采泥藝術、青雲畫廊、双方藝廊、田奈藝術
動態軸-跨領域劇場:2018.11.03 (六) 15:30-17:00
表演者:王思雅|王道銀行音樂廳
▲藝術令人目眩神迷。(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2018大內藝術節的主視覺。(圖/2018大內藝術節提供)
講座導覽及影展活動:詳細時間及內容請洽附件資料及官方平台
大內藝術特區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dfestival/
非池中宣傳平台:
http://artemperor.tw/gallery/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