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台灣商品論」挨轟 作家分析曝:時機抓的太糟了

記者林恩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接受《彭博》(Bloomberg)專訪時談到,在美國、中國的對抗之下,台灣成為川普政府貨架上的商品(Taiwan is only a product on the shelf),且直言川普可能會出賣台灣。對此,作家顏擇雅今(20日)分析認為,柯文哲的「商品論」時機點抓得太糟了。

顏雅擇表示,美國外交史,二戰是個分界點。二戰前,美國基本上奉行孤立主義,並不覺得自己需要盟友。二戰後,美國才意識到自己應該負起建構世界秩序的責任,開始有了喬治肯楠等地緣政治思想家;二戰後的美國,盟友有兩種,一是shared values(共同價值),一是shared interests(共同利益),兩種分別是很大的。

▲作家顏擇雅認為,柯文哲「商品論」不當,提出的時機點太糟。(圖/資料照)

顏雅擇說,像英國與日本,兩者都曾是美國敵國,英國曾火燒華府,日本曾偷襲珍珠港,但因為共同價值,二者現在都是美國的死忠兼換帖,會吵架,但那是好友間的吵架,歐盟對美國來說也是共同價值;以色列讓美國招致最多批評,但美國從不考慮不挺它,也因為以色列被分類為共同價值那一塊。

「共同價值就一定會有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卻不見得會有共同價值。」顏雅擇指出,如今最好例子就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需要它平穩能源供應,也需要它共同對抗伊朗。既然說是利益,就是彼此沒那麼看順眼,份量亦有隨時重新評估的必要。「這也是為何在沙烏地虐殺記者之後,美國國內給川普施加壓力如此之大。」

顏雅擇說,美國的確有放棄盟友的前科,例如南越,還有伊朗國王巴勒維。但那都是共同利益,不是共同價值。她表示,美國從前協防台灣,並不因為共同價值,而是共同利益,因為台灣當時不自由也不民主,而美中交往一開始是為了聯中抗蘇,也是為了共同利益。

她提到,美國與中國建交時制定了「台灣關係法」,當時台美也還不算有共同價值。後來,台灣民主化了,但因為美國顧慮北京,台美關係進展始終有限。可以說,等到了今天,美國終於不再顧慮北京了,台美終於要開始真正的,基於共同價值的交往,「柯文哲的『商品論』不當,原因在此,既無史例佐證,時間也抓太糟了」。

#北北基選戰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