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愛講「不好意思」,不只用於道歉,「不好意思」還可用在生活中大小事,英國《BBC》撰文介紹台灣特有的「不好意思」文化,專家認為台灣人講不好意思的文化,和日本殖民歷史及儒家思想有關,代表台灣的禮貌,這已貫穿台灣文化的整個思想體系。
▲台灣人愛說不好意思,代表打擾了。(示意圖/翻攝自flickr)
根據《BBC》報導,長住美國的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張嘉如受訪時解釋,台灣人一直愛用「不好意思」,這是台灣的一種口頭禮貌,「當我們打斷別人或尋求幫助時,我們會使用這句話,甚至經常用這句話當作對話的開頭。」
報導提到,在台北搭捷運,經常可以聽到「不好意思」;在e-mail信件中,台灣人也往往用「不好意思」當作開頭,代表「打擾了」等意味。台灣的「不好意思」已經超越了道歉的意義層面,更是表達一種感覺、行為,貫穿了台灣文化。
文中指出,對不知情的人來說,台灣似乎是最癡迷於道歉的國家,但其實「不好意思」代表了台灣人謙虛和害羞的一面。
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分校現代語文學系教授張嘉如向記者解釋:「我們在台灣經常說『不好意思』,這是禮貌文化。當我們覺得打擾到別人或想請求幫助時,或是只是想開啟一段對話時,都會說『不好意思』。」師範大學教授李勤岸分析,台灣受到日本殖民及中國儒家思想影響,而發展出今日的極致道歉文化。李勤岸還說,台灣的「不好意思」文化相當獨特。在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其他華語地區中,很少會聽見當地人一直說「不好意思」。
另有學者從國際政局角度分析,認為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因為發展出「不好意思」及「磕頭」等謙虛退讓文化,反而無法有所作為。但李勤岸不這麼認為,他說:「如果台灣社會繼續保如此,並每天說出這些字,這個社會就會更有禮貌、更有道德感,也更加保守。如果不是,這社會就會變得沒禮貌、沒道德感且更具攻擊性。台灣的文化必須保有道德感及和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