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秋、冬兩季為諾羅病毒好發季節。每年到中秋節時,會有一波腹瀉疫情的上升,而冬季為急性腸胃炎好發季節,多與諾羅病毒感染有關,到過年期間疫情會再度出現高峰。
▲要預防感染諾羅病毒,勤洗手是預防的不二法門(圖/資料照)
日前就有個十一個月大的女嬰,因為不斷腹瀉引發父母緊張,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四肢冰冷嘴唇發黑 由於腹瀉多次會造成嚴重的脫水、電解質失衡,引發酸血症。
阮綜合醫院兒科主治醫師于靜雯說明,諾羅病毒的典型症狀就是嘔吐、腹瀉跟發燒,不論成人或小孩都會產生脫水情況,但小嬰兒只要一脫水,電解質失衡,就可能造成高血鈉、低血鈉或低血鉀,低血鈉有抽筋的可能,當血鈉超過標準值,更有顱內出血的危險。
臨床研究發現,社區型腸胃炎流行多是諾羅病毒所引起,這種流行會出現在社區、家庭、醫院、夏令營、安養機構等群聚之處,國外食物中毒的案件中有高達70%至95%都是源自諾羅病毒,最常受到污染的食物包括沙拉、糕點、冰冷食物、三明治、肉類、水果、貝類等。
在外旅遊時若發生腹瀉,十之八九都是感染諾羅病毒。國內衛福部疾病管制局開始進行諾羅病毒檢驗後,發現諾羅病毒是許多安養機構腸胃炎流行、學校疑似食物中毒的主因。
先嘔吐,然後腹痛、腹瀉。于靜雯醫師表示,諾羅病毒引發腸胃炎的症狀跟輪狀病毒類似,都是先嘔吐,然後腹痛、腹瀉,糞便也多為水便或軟便。不一樣的是,諾羅病毒不分老少都會侵犯,還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與肌肉酸痛等。如果成人出現病毒性腸胃炎,或全家大小一起發病,絕大部份都可找出是諾羅病毒在作怪,且因諾羅病毒常常發生突變,每隔幾年就可能發生大流行
勤洗手是預防不二法門!要預防感染諾羅病毒,勤洗手是預防的不二法門,除此外,食物應徹底煮熟再食用,避免生飲、生食(如生蠔、貝類等高風險食材),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于靜雯醫師還說,如果出現腹瀉、嘔吐等疑似急性腸胃炎症狀者應盡速就醫,在家休息到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工作或烹調食物,以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
如果暫時無法離校或工作地點,應配戴口罩,並於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務必勤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以減少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家中若是有腸胃炎患者,可以稀釋漂白水加強清潔消毒嘔吐物、排泄物及室內環境空間,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人員說明諾羅病毒預防方法(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