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問/癌症是十大死因之首 但放療會變成輻射人不能抱小孩?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不少患者對於「放射治療」存有疑慮,擔心「會不會變成輻射人」、「媽媽不能抱孩子」,甚至認為「內臟會有傷口」等誤解,專科醫師指出,放療對於治療癌症有其正面效果,對人體影響更在合理範圍內,患者莫因恐懼而延誤救治,錯過存活機會。

嬰兒、小孩、腸病毒、寶寶、流感、育兒、公托、幼童、幼兒、疫苗、少子化、托嬰、托兒所 圖/記者林敬旻攝

▲圖/資料照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癌症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舉凡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栓塞、化療、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中西醫替代療法等,每位醫師都會針對不同的癌症患者,評估規劃適當的治療方案,目的就是能延長患者的存活率。

不過,鍾娜娜醫師也認為,各種治療方式都有其風險及副作用,其中患者對於「體外放射治療」仍有不少迷思,評估前總會擔心詢問:「做完放療會不會變成輻射人?」、「聽說乳癌作完放療後,媽媽就不能抱孩子了」,也有患者擔心治療後掉髮或者體內器官會因放射線照射產生傷痕,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等等。

鍾娜娜醫師強調,所謂「放療」就是在身體外一定的距離,利用放射線照射身體的腫瘤,藉以達到縮小或消除腫瘤的目的,再經過身體自然代謝排出體外,目前國內大型醫院癌症中心均具備相似儀器,兼具放射線強度調控和影像導航功能,即便部分腫瘤會因呼吸移動影響校正,但因儀器功能更加精準,控制率會更好。

鍾娜娜醫師表示,正因為技術進步,加上電腦系統的準確判讀,精準鎖定腫瘤位置及使用劑量,可避開不必要的照射位置,因此,患者接受放療後,體內並不會殘留任何放射線危險物質,出院可安心與家人正常互動,也不必與親人隔離,更無須有成為「輻射人」的憂慮。

她也提醒,各種治療癌症的方式均有其不一樣的風險及副作用,但在安全優先的考量下,患者應避免將風險及副作用無限上綱,視為是否接受治療的必要考量,因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造成難以回復的遺憾。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