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有時候後覺得壓力大、全身懶洋洋?當心可能是「過勞」!新竹一名50多歲竹科高階主管,平時工作壓力大,覺得沒有幹勁不想上班,就醫後誤以為是罹患憂鬱症,還服用高劑量抗憂鬱藥多年,之後因擔心藥物副作用,於是改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沒想到經過身心科主治醫師評估和檢測,判斷他比較像是「工作過勞」,因此透過諮商、生活飲食習慣的建議,以及藥物適當減量調整,現在已逐漸恢復身心健康。
▲覺得壓力大、全身懶洋洋?當心可能是「過勞」。(圖/示意圖/翻攝pixabay)
據《蘋果》報導,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指出,有不少竹科工程師來就診,狀況都普遍相似,像是不想上班、工作疲勞、對工作失去熱情動力、容易煩躁沒耐心、和同事易起衝突、失眠等等,連身體也出現頭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症狀。周伯翰說,工作過勞和憂鬱症因症狀相似,容易混淆,當發現以上症狀,建議先找專業醫師做評估和壓力檢測,工作過勞透過轉換環境,或是職務調整通常症狀就會改善。
此外,工作過勞常發生在工時長、高壓與一成不變的工作,且「生活單調、個性完美主義、使命必達」的人,通常都是過勞的「高危險族群」,周伯翰指出,忽略長期過勞,會增加罹患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風險,甚至影響下班後的日常生活,若過勞症狀出現比較嚴重的身心症狀,如出現焦慮症、憂鬱症的情形,建議找專業的身心科醫師診療。周伯翰說,輕微的工作過勞,可以透過生活與飲食調整,如做有氧運動、工作時適度休息、練太極或瑜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