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嚼檳榔是在台灣常可看到的嗜好,但嚼檳榔確實和口腔癌脫離不了關係,譬如在不嗜食檳榔的北美或歐洲地區,頰膜癌一年碰不到幾次,但在台灣,頰膜癌卻是最常碰到的口腔癌之一。
▲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金瑞(圖/安南醫院提供)
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金瑞說,也因此,口腔癌的每年新發生個案一直高居不下!而以台灣本島來說,許多嚼食檳榔人口比例高的地區如彰化、雲林、嘉義沿海及山區,恰也是口腔癌比例最高的地區,可見檳榔與口腔癌的高度相關性!
劉金瑞醫師說,嚼檳榔之後,口腔會產生各類的癌前病變,例如白斑或紅斑,而這些癌前病變約有2~10%的機會會轉成癌症,而且常常是不可逆的變化。現在醫學上說到口腔癌,最重要一點還是在於預防。最有效的預防即在於遠離相關的危險因子,如嚼檳榔及抽煙等。
▲口腔癌病變(圖/安南醫院提供)
劉金瑞醫師表示,目前針對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族群,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民眾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接受口腔粘膜檢查以防萬一。
劉金瑞醫師強調,口腔黏膜檢查並不會疼痛,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看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口腔黏膜檢查目的在於除了可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並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除了可以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的病變外還能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
▲口腔癌病變(圖/安南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