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紅什麼?它戳破你自以為是的正義!

文/魯皓平/遠見雜誌

重量級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至今不僅受到無限迴響,那抽絲剝繭探討不同人性的真諦,更激盪你我心中從未領悟過的震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也許你曾經有個標準答案,但在劇中醍醐灌頂的醒悟下,真相未必如此黑白分明。

這是由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延伸出的幾個家庭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因孩子罹難瀕臨破碎的受害者家庭、兒子殺人於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幫死刑犯辯護而受盡譴責的律師、弟弟患病帶給姐姐人生課題的破碎關係──怨懟的茫然、自責的崩潰、憤怒的出口,成了最激盪觀眾共鳴的省思。

《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人林昱伶分享,當初發現這部劇本在招標,因此看了兩集的劇本、十集的大綱之後,很快地便被那深刻的社會議題吸引了目光,「加上又是呂蒔媛所寫的劇本,就決定無論要花多少力氣也要拿到版權,期待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她說,為了讓觀眾在看這部戲時感到非常的真實,團隊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冀望讓觀眾看了就能馬上投入,不僅建立無數的可信細節,也從你我身邊經常聽聞的駭人事件,勾勒抽絲剝繭的原貌。

為什麼《我們與惡的距離》能激起如此多的迴響?

1、無可挑剔的角色塑造

▲(圖/公共電視提供)

製作人林昱伶笑說,常聽人家開玩笑,說《我們與惡的距離》把別人三部戲劇會用的卡司,一口氣全部都集中到一部來了,「但在多方的權衡下,這是非常值得的選擇、也是顛覆大家印象的突破。」像是本身個性就非常溫柔婉約的賈靜雯,你怎麼會想像到她演職場女強人,能那麼令人信服?

而像是早已在各式職人領域非常熟悉的吳慷仁、在丈夫角色如魚得水的溫昇豪,加上擔綱要角的陳妤、謝瓊煖、周采詩、曾沛慈、林哲熹、林予晞與洪都拉斯的表現,都是讓整部戲更鮮活的關鍵。

2、為觀眾設身處地的境遇

▲(圖/公共電視提供)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從非常多的社會面相在探討人們不願面對的現實,從媒體亂象、死刑犯辯護、加害者家屬、被害者家屬、鄉民輿論、精神病患苦衷等著墨,林昱伶說,觀眾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角色是什麼,然後投入其中,會有不同的收穫和體會。

她分享,如果要說希望這部戲能帶給觀眾一點什麼,「我會希望這是一段不同立場的人們,相互理解的過程,即使出發點不同,也應該要一起對話,對不明白的事情抱持開放角度。」社會上有很多辛苦的人,需要的是多一點理解和關心。

3、完美的剪接和敘事

▲(圖/公共電視提供)

從提案、選角,到後期製作溝通,林昱伶和團隊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計畫。拍攝和剪接上,特別是在吸引觀眾進場的前兩集,可說是絞盡腦汁用了無數心力。「這劇本有非常多的人物、好幾段不同的敘事線,而要如何能讓觀眾一看就了解不同的角色個性又不覺得紊亂,我們必須在上面下很大的功夫。」

林昱伶分享,其實一開始在確定定剪的時候,有找一群專家來看,但當時被批評以後她心灰意冷,就覺得必須從根本層面來修改。「我們把劇本貼了滿滿的牆面、用不同顏色的貼紙標示出不同的角色,思考該如何乾坤大挪移,才能讓故事完整,進而把敘事結構整理,以更順暢的方式讓觀眾認同。」

4、品質保證的呂蒔媛劇本

▲(圖/公共電視提供)

過去曾兩度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獎、也在金馬入圍最佳原著劇本獎的呂蒔媛,曾創作出《誰先愛上他的》、《出境事務所》、《牽紙鷂的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她以對社會觀察的細膩情感、完美探索人性議題的筆觸,架構出別人沒有拍過、甚至根本不敢製作的劇集。

呂蒔媛還用一種最宏觀的角度,挖掘每一段不同家庭正面臨的困境,故事中的角色對立面、失去親屬的沉重負擔、被輿論壓力逼到崩潰的加害者家庭──一些你從來沒想過的境遇,正以一種最寫實、衝擊的震撼,蕩漾你我心底最深處的漣漪。

5、你想像的惡,真的是惡嗎?

▲(圖/公共電視提供)

在劇中,一段李大芝哭喊「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除了道盡無數辛酸,更從媒體亂象的邪惡,演繹令人掙扎的難堪。媒體經常在為了收視率的同時,是否曾想過一個自以為吸引人的報導,會讓多少人難堪?

此外,當法務部因為社會和輿論壓力,急著處置死刑犯時,也許人民會一致叫好──死刑犯確實該死,但在他死之前,是否我們能找出原因不讓同樣的悲劇再度發生?

《我們與惡的距離》反思民主法治和媒體素質的嚴重倒退,網路霸凌和無形輿論壓力才是把最可怕的雙面刃。林昱伶說,「你想像的惡,不是那個惡,重點是『我們』,因為發生的事情都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善和惡,有一定的標準嗎?」

本土影音串流平台力推

▲製作人林昱伶和執行長楊麗貞攜手打造這部令人讚歎的傑作(圖/魯皓平攝)

CATCHPLAY執行長楊麗貞分享,從去年下半年公司決定開始擴展至戲劇時,就在非常奇妙的緣分下,與製作人林昱伶碰了面。與這個案子的第一次接觸,彷彿就像一種「魔幻時刻」,心裡有滿滿的感動與衝擊,「當下就認定了這無疑是我們心目中台灣最好的原創劇集,整個製作的優異表現創造出來的張力與感動,驅使著我們要為它做點甚麼。」

楊麗貞說,加上現在很多線上串流都是外來的,而她們所要做的,就是用更聰明的方式,做到更接地氣、更敏銳的觀察,讓台灣的閱聽眾認同、對市場更有反應,同時也以國際且獨家的內容,做出更有特色的感動。

原文網址: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60483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https://www.gvm.com.tw/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