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梳頭就冒淚!她五十肩半夜常痛「坐到天亮」 醫授2招減痛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痛到含淚梳頭髮、穿脫衣服都有問題!」45歲陳媽媽今年初右肩偶爾感到疼痛,不料過年大掃除時嚴重發作,不但右肩無法上舉,連晚上都常痛醒枯坐到天亮,就醫後診斷為五十肩所致。醫師表示,除了求助醫療外,透過手指爬牆、毛巾操運動,有助減緩疼痛、增強關節活動度。

▲醫師吳俊昌說,五十肩的自然病程會歷經疼痛期、冰凍期和解凍期,平均歷時三年之久。(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沾黏性肩關節炎」(俗稱五十肩、冰凍肩)為40歲以上、糖尿病族群和女性族群常見的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前者發生原因不明,後者多因肩部骨折,或肩部內肌鍵損傷產生的後遺症。

吳俊昌介紹,五十肩的自然病程會歷經疼痛期、冰凍期和解凍期,平均歷時三年之久,臨床表現為肩部多角度受限,且伴隨疼痛,甚至夜間容易痛醒,導致生活機能與品質日益惡化,雖然到了解凍期,疼痛及關節活動度會逐漸改善,但因多數人無法忍受前兩個時期帶來的疼痛及不便,故會尋求醫療協助,期盼能改善症狀。

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書毅也表示,針對五十肩,西醫會以「復健及運動治療」搭配「增生療法注射」為主,後者為了鬆解沾黏的五十肩,在超音波導引下將低濃度葡萄糖水注射至沾黏處,平均每2至4週注射一次,一般成人需注射3次左右,搭配關節復健運動;若肩關節仍處於急性發炎期,則需視情況搭配1到2次類固醇注射以控制發炎。

吳俊昌指出,中醫針傷科則以傷科手法為主,透過「欲建設先破壞」的概念,以傷科手法拉開沾黏的關節囊,再由經增生療法修復受傷的關節囊,最後配針灸治療,採「解剖層次針法」將針刺至關節囊及旋轉肌袖止點處,使之修復。

陳媽媽經「中西醫合療」2個月後,共接受增生療法1次,中醫針傷治療12次,共治療2個月,治療第二週起,疼痛指數從6分降至3分,且夜間肩部已不痛,睡眠品質提升,到了治療第2個月,右肩角度原本僅能上舉90度(與肩同高),進步至160度(快可觸及耳朵),原本肩膀不可後揹,進步至可後揹至腰部以上。

吳俊昌提醒,罹患五十肩的民眾除了接受中西醫合療外,平時在家也可透過拉伸復健,如手指爬牆運動,增進上舉的角度,或以毛巾操增進內旋的角度,都有助減輕疼痛,及提升關節的活動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