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44歲的「浩浩」(化名)年輕時是籃球場上萬人迷,畢業迄今仍會利用週末與小鮮肉鬥牛尬球,但每當激烈拼鬥後,下場休息時心跳幾乎都超過200下,甚至會持續兩個多小時仍無法恢復正常,家人看他臉色發白、全身盜汗,建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作祟,提醒他要服老,運動量適可而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說,據統計,55歲以下民眾中,每一萬人約有29人會有「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症狀。(圖非新聞當事人/翻攝自freepik)
替該患者診治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浩浩平時週間都沒有時間運動,多半都利用週末下午到球場打球2至3個小時,不服老的他,堅持與20歲上下的年輕小伙子同場競技,對戰強度十分激烈,整場球賽結束後雖然讓他全身四肢痠痛,氣喘吁吁,但也享受大汗淋漓的快感,彷彿重溫當年的美好時光。
不過最近半年來,浩浩返家後發現心跳速度不像從前迅速恢復正常,反而是越跳越快,「每分鐘幾乎都是220下起跳」,甚至跳動頻率也不固定,讓他每次打完球後都會出現盜冷汗、眼冒金星,甚至連話都講不出口。
張育晟說,據統計,55歲以下民眾中,每一萬人約有29人會有「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症狀,發作時心跳速度可能高達每分鐘130至230下不等,最常見的症狀包含突發性的心悸、頭暈、頭重腳輕、呼吸喘和胸悶等,如果心跳速度接近每分鐘200下或是持續時間過久,還可能會有盜汗或是昏厥的嚴重症狀,也被歸類在「心臟病」的範疇。
張育晟進一步說,至於造成「心跳過快」或「心律不整」的原因,可能與來自不同的心臟電氣傳導路徑異常有關,兩者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需要經過進一步檢查,例如靜態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心律事件記錄器,或是心臟電生理檢查等,才能確定心跳是否為「正常的快」或是「心律不整的快」,並加以治療。
對於一般民眾有以上提到的症狀,因情形頗為嚴重,張育晟建議,就近到醫療機構,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心電圖檢查,以便確診是否為稍縱即逝的心律不整或是其他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對於症狀較輕微,或是無法到醫院檢查的人,則可嘗試測量血壓及脈搏的速度以及規律性,可利用市面上可靠度較高的穿戴式裝置或心跳手錶,來記錄心跳的速度,讓醫師當作診斷的參考。
張育晟提醒,萬一民眾在家中持續不舒服,在等待就醫之前,則建議能夠坐著或平躺,避免低血壓或頭暈造成跌倒或受傷,或嘗試咳嗽、用冰水或冰塊給予臉部冰刺激,也可閉住呼吸,假裝用力排便的感覺,這幾種作法都可透過影響支配心跳的神經,來終止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