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浩原、陳弋/台東報導
上週四(8日)清晨5時28分東部外海才發生規模6.0的大地震,近日又有漁船捕獲地震魚!台東成功鎮的漁民賴天福,出海作業時意外在近海捕獲一尾地震魚,長達4公尺、重30公斤。最近地震頻傳,漁民也不免議論紛紛,說地震魚的現身,有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
▲地震魚被認為只有在地殼明顯變動時才會現身淺海。
地震魚的學名是皇帶魚,一般都是棲息在深海(通常在水深200~1,000公尺之間),只有當地殼劇烈變動時才會現身近海。不過七、八月份漁民分別在太麻里鄉和卑南鄉的岸邊捕獲地震魚,體型都超過4公尺。這次捕獲地震魚的漁民賴天福也坦承,近日地震頻繁,看到這種魚心裡還是毛毛的,他也呼籲大家提早做好防震措施。
▼▲漁民賴天福捕獲地震魚,坦言「心裡毛毛的」。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網站介紹,曾經有人嘗試吃地震魚,但其肉嘗起來「既鬆弛又黏糊」,口感不是很好。台東漁民表示,地震魚一公斤大約能賣150、160元。
歷史上有關捕獲地震魚的記載不多,坊間更流傳,生活在深海水域的地震魚除非地質出現大變動(例如發生地震)否則很少會游到淺水域來更換棲息地,因此被捕獲的機會極小。也因為地震魚這樣的生活特性,民間流傳當牠們游至淺水避難,可能預示不久將發生大地震。
2013年10月28日,台東海濱公園附近的海灘有人釣到1尾長達5米的地震魚,10月31日20時02分在花蓮發生規模6.3的地震;2018年6月30日,台東漁民2天內在大武外海共捕獲15條地震魚,7月2日下午3時26分,嘉義發生規模4.6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