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老闆,一碗蚵仔麵線,拜託千萬不要加香菜!」香菜(芫荽)是台灣人普遍用來增添食物風味的香料植物,不過它的氣味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有些人甚至對香菜厭惡至極,光聞到味道都不行。其實香菜並非空有香氣(對某些人來說是臭氣),它還有許多營養價值,能排毒、顧腸胃、抗癲癇。
▲部分人厭惡的香菜,其實深藏「抗癲癇」療效。(圖/Pixabay)
香菜香氣「逼人」、評價兩極,對愛好者來說,其獨特氣味幾乎可和任何食物搭配,是香料界的「百搭款」,但對於害怕的人來說,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地雷。若先不論喜好,香菜其實是種營養價值高、維生素豐富的食材。適量食用香菜,還可起排毒、顧腸胃與抗癲癇之效。根據《科技新報》的報導,最近科學家已發現香菜預防癲癇發作的機制:天然分子十二烯醛(dodecenal)。
▲香菜還能協助人體抗發炎、抗菌,起防癌之效。(圖/Pixabay)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多導因於腦部不正常放電,病人可能會出現昏迷、抽搐等症狀,並伴隨神經、認知、心理等障礙。美國加州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香菜中的「長鏈脂肪醛十二烯醛」能有效延緩癲癇的症狀。科學家表示,香菜含有的十二烯醛可「打通」大腦細胞的鉀離子通道,並與鉀離子通道部分結合,調節神經細胞的興奮性。
動物實驗也發現香菜中的十二烯醛可以延緩老鼠癲癇發作,在相關研究中也發現類似結果。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或許未來科學團隊可以將香菜含有的十二烯醛投入抗癲癇藥物研究,開發更有效的藥物。
▲為了增添風味,台灣人習慣在許多食物上面加香菜,但厭惡香菜者可能會覺得「畫蛇添足」。(圖/Pixabay)
很多討厭香菜的人會形容它的味道像芳香劑或泥巴,這是因為都含有類似的「醛類」氣味分子,偏偏十二烯醛剛好是香菜在對抗癲癇上大有幫助的物質。香菜除了有助對抗癲癇,還能抗癌、抗發炎、抗菌,也可保護心血管、胃部,起鎮痛作用。此外,香菜有促進人體排出水銀、鋁、鉛、錫等殘留物的效果;天生不容易流汗或身體容易浮腫者,也可藉由吃香菜幫助身體出汗、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