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將率團赴日本京都,參與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並以「博物之島」為台灣館主題,展現台灣博物館社群在環境、人權、平權及公眾參與等議題的耕耘成果。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將率團赴日本京都,參與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並以「博物之島」為台灣館主題。學會理事長蕭宗煌(右2)、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左2)、故宮博物院處長徐孝德(左)及「博物之島」策展工作小組召集人劉德祥(右),30日在台北出席行前記者會。(圖/中央社)
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舉辦的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將於9月1日至7日在日本京都舉行。ICOM是國際最大的博物館專業組識,每3年舉辦博物館大會,除了舉辦博覽會,也有多場學術與專業會議。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將率團參展,今天中午在台北舉辦行前記者會。學會理事長蕭宗煌表示,我國退出聯合國後曾中斷參與博物館大會多年,直到2004年才重返大會,並獲選於ICOM下的組織擔任理事,開啟了台灣重返ICOM的15年歷程,連結國際博物館。
蕭宗煌指出,台灣過去參展團員約30人上下,發表論文約10篇,這次成員超過100人,在本屆大會發表的論文也超過60篇,規模創新高。
台灣主題館展區將於9月2日至4日登場,主題館由國立台灣博物館策劃,以「博物之島」(Taiwan:A Living Museum)為主題,聚焦在「永續環境」、「人權與正義」、「友善平權與文化平權」、「社群與公眾參與」等4大議題,也呼應了本屆大會主題「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
國立台灣博物館長洪世佑表示,今年在展場設攤的台灣博物館數量是近年最高,展場呈現台灣博物館社群的蓬勃發展與多元,也展現各個博物館關注世界重大議題,走在世界前端的成果。
「博物之島」策展工作小組召集人劉德祥指出,這4大議題反映當代社會對博物館的期待,現今的博物館除了保存珍貴資產,也不能忽略當代社會重要議題。
劉德祥提到,ICOM於8月發起重新定義博物館的議題,將博物館未來發展,定位在關注社會正義、社會包容、詮釋歷史等方向,引發各國博物館激辯,卻也與這次台灣館策展方向不謀而合。
除台灣主題館外,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將設立主題館「東亞博物之美」,以收藏古玩的「多寶格」為設計概念,利用8K攝影、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先進科技,帶各國觀眾走進中華文化瑰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