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子懿
台灣第一大造船公司台船最近要任命一位年輕的董事,今年28歲的鄭亦麟,這件事被媒體披露,刻意用曾經擔任民進黨智庫出身,想要用黨政關係貶低這個人事案,卻不顧他過去幾年的資歷,這實在令人遺憾。查網路,鄭亦麟曾經在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擔任副執行長,在此之前待在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主任,再查他的學經歷,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且曾在倫敦大學學院能源及環境經濟與政策碩士。姑且不談這些學經歷有什麼特出之處,但這幾年台灣電力轉型,綠能發電一度超過核能二廠的發電量,且各火力發電廠能降載,減少燒煤炭的空汙問題,難道不是這些辦公室努力的成果嗎?
▲作者指出,國際搶才激烈,台灣年輕人擔任政府職位卻遭刻意貶低(示意圖/記者盧素梅攝)
新聞媒體作為第四權,自然有監督制衡的責任,不過台灣如今網路鄉民、酸民文化,卻變成不先探究這些來龍去脈,就只顧著問人家「爸爸是誰」,這種惡質當有趣的文化,如果不是特定政治勢力在操作,那就真的令人搖頭。筆者任教財經相關科系,每年台灣或香港的大型金融機構、國際排名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會在台灣舉辦徵才活動。金融機構,特別是香港的金融機構很喜歡任用台灣的年輕人,從實習開始訓練就不吝給獎學金,在碩博士畢業後,更是以台灣企業二、三倍的薪水聘請我們的年輕人赴港工作。現在的國際搶才是非常激烈的,因為跨國企業的競爭對手是全世界的公司,很多國際大型企業挾著龐大的財力,全球獵才,讓很多台灣企業吃足苦頭,這是現在的國際現實。
如果年輕28歲是原罪,那1976年創立蘋果公司的21歲賈伯斯與26歲的沃茲尼克,都沒有機會,那1977年發表的AppleII,第一台最成功的個人電腦也不會誕生,這台電腦前後賣了600萬台,而且整個改變了現代辦公室的辦公型態。一定有人會說,鄭亦麟如何跟賈伯斯、沃茲尼克比評?這是邏輯謬誤,我們都是事後看到蘋果電腦公司的成功,才知道這兩個年輕人的創意跟拼勁,如果當初投資者僅因為他們年輕而不願意對他們的初創公司增資,那其實也沒有後來的蘋果公司,先後順序的脈絡要清楚,才不會淪為滑稽的批評。況且,查選一下鄭亦麟的學經歷就可以看到,他已有行政院、經濟部綠能相關的經驗,台船想借用他的經歷來發展風力發電,特別是台灣沒有過經驗的離岸風力,這等同台船在能源產業的新創模式,引入一個有經驗有相關學歷,又能直接給協力的外商對口溝通的年輕人才,這需要受到這麼大的貶低嗎?
▲作者認為,鄭亦麟具有能源政策經驗與學歷,投入離岸風力產業不應考量政治(圖/翻攝自新媒體)
從二、三年前開始,德國的高中、技職教育體系以及大學都開始爭取台灣的學生去讀書,加上日本放寬外國人工作簽證的門檻,以及美國長期吸引台灣科技人才投入矽谷等。其實,台灣人無論年輕年長,只要願意留在台灣打拼盡一份力,都十分令人敬佩,因為台灣從來就是貿易國家,最好的資源就是人力,最大的競爭對手都是國外的超級大企業。一個有相關數年能源政策經驗與學歷背景的年輕人,投入台灣未來最重要的離岸風力產業發展,這原本就是一樁美事值得大家期待,甚至是任職後的鞭策,如今還沒做被說成這樣,身為一個面臨學生不斷流失到國外的老師,看到這種只顧政治立場沒有理性的討論,實在非常憂心。
《作者簡介》吳子懿,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