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孩子在外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水準;有女網友排隊等客運時,聽到一位媽媽耐心向孩子解釋「在客運上不能講話」的原因,讓她覺得媽媽的教育很棒,孩子將來應該會富有同理心。
▲媽媽向兒子耐心解釋客運不能講話的原因,讓原PO覺得媽媽的教育很棒。(示意圖/資料圖)
「小孩大概3、4歲,默默覺得以後應該是滿會替別人想的」原PO在PTT分享一對母子的對話,當時她排隊等客運時,聽到媽媽對兒子說「等等搭客運,不可以講話,廁所在車上自己去」兒子聽完疑惑問「為什麼現在可以聊天,搭車不行?」媽媽則耐心解釋「因為會吵到別人,你也不喜歡被吵吧?」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頭,並繼續乖乖玩玩具。
媽媽隨後又向兒子解釋,「有些生活的小事,因為你還小容易忘,所以我要重複講,養成習慣,你長大就不會再講了」媽媽沒有用恐嚇、訓斥的方式教導孩子,而是耐心反覆解釋原因,讓原PO印象深刻,「我印象中這類的生活禮儀,大概就是用處罰來強迫遵守,很少看到有耐性解釋的家長」。
▲網友認為小朋友受到良好家教,將來富有同理心。(圖/翻攝自PTT)
網友們看完媽媽的教育方式,紛紛大讚「媽媽這樣做很好啊,不吵是應該的,該做的事或該有的舉止不需要獎勵,但要給予口頭肯定」、「家教好,從小培養正確觀念,這種觀念會成為他成功的基礎」、「推好家教,也推會留意到這樣的小事的原PO」、「很難得,知易行難,要持之以恆很需要修養和耐心」。(賴俊佑報導)